瞎折腾也有大成果8——直拍横打起风雷
已有 216 次阅读 2016-01-21 20:54瞎折腾也有大成果8——直拍横打起风雷
序:
燧人氏用尖木棒在干木头上钻啊钻,想通过摩擦升温来取火,人们都笑他瞎折腾,但最终有了钻木取火;
神农氏想收集种子人工种植,人们都笑他瞎折腾,但最终有了五谷杂粮;
莱特兄弟想造飞机飞上蓝天,人们都笑他们瞎折腾,但最终有了航空事业;
爱迪生想用电来照明,人们都笑他瞎折腾,但最终发明了电灯……
人类前进的历史就是瞎折腾的历史,乒乓球也不例外——
(本文由乒乓太阳目标原创)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王问:“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要问起直板横打的起源,具体是什么时候真是不太清楚,只能说,直板横打生于民间草莽,起于江嘉良之手。

江嘉良
大概60年代就看到有人这么打过,那人也是没办法,反手总是被人压制,想推挡,又发不上力,想侧身,步法又跟不上,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那人就折腾开了,板子不是有两面吗?反面贴上胶皮,手腕翻过来,不是也一样可以打吗?他试了试,十个倒有八个打丢,不是手腕压拍过低导致回球下网,就是手腕转换不及时被打空档,被人嘲笑为瞎折腾,得不偿失。当时这种打法都是个人随心而致,被认为是怪招、乱打,民间野路子,上不得台面。但那人偶尔有一两个用横打回过去的球,又快又贼,对方措手不及,他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倒不在乎刚才失误的八个球了。

刘国梁
民间的直拍横打越来越盛行,影响到了国家队,80年代,直板天王江嘉良在他运动生涯的后期曾经偶尔应用这项技术,直拍横打正式登上正规赛场,但江嘉良没敢在大赛中使用,直拍横打的锋芒还未展现出来。9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乒乓球技术人员和教练员对这项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改进并在教学中使用,培养出不少直拍横打的小选手。第一个成名的是刘国梁,他的直拍横打完善、丰富了直拍反手位技术,拓宽了快攻打法的球路,使直板传统的左推右攻向两面攻发展。马琳又进一步加大了直拍横打的使用比例,他把推挡、侧切、挑打与横打相结合,使直板的应用有了一种魔术般的效果,但这需要超强的手感才能做到。到了王皓这里,就是完全放弃推挡,纯粹的直拍横打了,王皓是直拍横打的集大成者,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最高峰。王皓的出现,彻底解开了直板的百年死结,显示了直拍横打这种技术创新的威力,使直板反手可以直接向横板反手叫板。因为王皓反手的动作小,还原快,侧拐明显,王皓打欧洲选手有较大优势。

马琳
现在的许昕、黄镇廷,在直拍横打这项技术上的造诣与王皓相去甚远,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直拍横打是直拍的反面进攻技术,也是比直拍反手推挡更为合理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直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直拍横打技术包括平挡、快拨、快带、快撕、挑打、弹击、拧拉、、反拉等,打法比推挡更丰富,威力比推挡更大,业余选手中,掌握直拍横打的大有人在。

王皓
直拍横打的先进性不言而喻,要怎么学呢?相对于通常的直拍握法而言,运用横打时拇指要往里握的深一点,适度用力压拍,而食指则略微上移至球拍边缘处,稍微放松,使球拍背面前倾,握拍不能太紧,以免影响拍形的调节,背后的其余三指,包括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应该略微伸开些,这样有利于发力和稳定拍形。 我们练习时可以从最简单的快拨开始,再练习快带和拉球等就比较容易了。
直拍横打,技术出众,皓令天下,谁与争锋?
直拍横打,技术出众,皓令天下,谁与争锋?
乒乓—太阳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