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同色的改革
自从长胶问世以来,为了利用两面性能不一样但是颜色一样的胶皮,倒板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以达到充分迷惑对手判断的效果。虽然现在专业队乃至国家队使用长胶结合倒板技术的打法已经寥寥无几,但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乒乓球倒板技术绝对是先进的技术。那时候,林慧卿,郑敏之,蔡振华,陈新华等运动员都是靠这倒板技术倒出了一片天!其中数陈新华的倒板技术最赞,当时陈新华为了增强倒板的灵活性,他的球拍拍柄的设计是呈圆柱形的,而其他的运动员球拍的拍柄是略为扁平点的。直到1983年,国际乒联规定,球拍两面胶皮必须为不同色,1985年规定为必须一面红一面黑,1993年规定红色面必须是亮红色,从此彻底关上了两面同色球拍的大门。

颗粒胶的改革
长胶出现后,由于其独特的性能,欧洲人不易适应,国际乒联在20世纪90年代的T4文件中规定:正胶颗粒包括长胶,颗粒高度与颗粒顶端直径之比应小于1.3,后来发现这个规定未能完全抑制长胶的性能,在T6文件中又规定颗粒胶高度与其直径之比不能大于1.1,也就是说从颗粒的剖面来看,颗粒大概成了正方形。所以以前的超标颗粒,国际乒联不再批准及格,如今市面上销售的长胶都是按照新标准生产的,不复当年老货的奇特性能了。
1995年,中国男乒打了翻身仗之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正胶选手成绩优异,于是,国际乒联又再度出手,硬性规定正胶颗粒高度必须大于1.0毫米,从此减弱了正胶引以为傲的速度,此举大大地伤害了正胶选手,以至于现在打正胶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中国人擅长的正胶近台快攻打法也变得越来越少了,时至今日,有一些打惯正胶的老选手还在苦苦追寻着老式传统的正胶胶皮,要求颗粒大,高度低,配上12号2.3毫米厚的海绵,然而这个经典的正胶配置奈何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穷途末路了!

狂飙的出现
何为经典!非狂飙莫属,还记得反胶是欧洲人的天下,随着红双喜和729两大品牌的诞生,以PF4和729为代表,中国选手用上了自己的反胶!中国的反胶和欧洲的反胶略为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表面的粘性,中国选手为了追求旋转效果,要求胶皮表面的粘性越来越高。而国际乒联就是跟中国过不去一样,再度推出限令:规定胶皮表面的光度以60度角的光谱仪测量不能大于6度,如今的规定是45度角光照仪计量不可大于24度,这规定其实就是限制了胶皮的粘性,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胶皮的光度越大,粘性就越强。当时国内用习惯了亮度高,粘性强的胶皮的选手不喜欢随便改变自己的胶皮,于是就让厂家继续按照原工艺制造,要检测时用嘴哈哈气增加点雾气就可以通过测试,上得山多终遇虎,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的胶皮在训练时被测出超光,禁止使用,而且即使改正了也不能使用原来的型号。幸好红双喜公司临危受命,拿出了公司备用的注册已久的胶皮型号狂飙2和狂飙3,按选手们日常的要求制作出不超光的胶皮,火速送到赛场,胶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而且非常好用,奥运冠军自然还是中国队的,而狂飙系列的胶皮从此开始了风光无限的年代!


推陈出新,改革改革再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乒联又出新招,用广东话来说就是:锅锅新鲜锅锅金,先是小球改成了大球,把刘国梁孔令辉等优秀运动员改走了,幸好我们还有两王一马这样的后备力量,再是有机胶水改无机胶水,一心想要把球速降下来,削弱中国队,此番改革,两王一马伴随着有机时代的结束纷纷完美地完成了交接任务,藏獒,神龙,大蟒三足鼎立,扛起了中国队!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制造商们已经习惯了规则的改变,只要有规则,就能生产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器材。基于如今球速放慢的现象,厂家纷纷在底板和海绵本身做文章。原先的有机胶水中含有二甲苯等原料,渗入海绵后会有一种膨胀的作用,海绵被膨胀后可以发挥出充分的弹性,一直为运动员喜爱!改成了无机胶水后,红双喜,海夫等厂商想出了使用海绵膨胀剂先把海绵膨胀好,再刷无机胶水的办法,此方法也是我们所说的灌油。
可惜好景不长,2008年国际乒联明文禁止使用膨胀剂。如今最新的措施是将海绵在生产时就制作成膨胀状态,海绵孔径大又不失弹性,尽可能地让运动员感觉到力量的存在。
2014世界杯,张继科获得了第一个使用新材料球的世界杯冠军,印证了:无论你国际乒联怎么改,结果只是中国队越来越强这个硬道理!

在2016年3月1号又通过了一项作死的抉择,增加球网高度!!大大削弱了发球的质量,为近台快攻技术增加了不少难度,弧圈打法也会因为球网的高度增加弧线增加,威力减弱,回合数更加多,对运动员体能要求更高。
每次乒乓球规则的改革,都会带来一次器材上的演变。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身在其中都会感受到乒乓球运动发展所带来的魅力:器材帮助我们进步,我们也在推动着器材的发展!
附:器材的改革推动了乒乓球的发展(上)
pingpangwang创作部 月沉吟
2016-3-6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现代胶皮发展快,弹性大,底板后劲足,底板已比原来大,不改更不行......
再改乒乓大国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