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绝招:一招鲜吃遍天
已有 89 次阅读 2016-09-22 18:15实战绝招:一招鲜吃遍天
中秋节期间,我们俱乐部来了一位来自鲁能俱乐部训练的小姑娘,小姑娘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貌不出众,黑黑的她,一脸粉刺的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来自己农村的小女孩。
就是这么一位看起来怎么也不起眼的小女孩,从她与我们业余高手的第一场比赛起,就吸引了全馆球友的注意,到了后来,三十多位来馆打球的俱乐部会员全部放弃了练球和比赛,而围绕到她所打球的场地,目不转睛地看她在比赛中的一招一式。

小姑娘打球没有华丽的动作,没有张扬的表情,更没有花俏的卖弄,但是打起球来却是那么的实用。削球打法的她,发球没有上下旋的变化,没有落点的变化,就是一个反手纯下旋发球,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发球,就是这么一个人人都看得出来的下旋发球,我们业余球友就是接不过网,就是搓不过网;她接发球,无论是你发什么类型的球,她也就是那么一招或两招,不是反手削一板,就是正手削一板,可是就是这么看似随意削过来的球,我们业余高手仍然回不过网,拉不行,搓也搓不过网,即使是个别练过专业的业余高手偶尔回过去,小姑娘削过来的第二板或第三板怎么着也回不过去。
这是我们馆这些年来,业余对专业比赛得分最悬殊的一次比赛,先后上去了八名业余高手,最好的成绩,是一局得了三分,其他的得个一分两分简直就难的如同登天,每场比赛下来,我们业余球友个个大汗淋漓,而小姑娘八局下来,却是气定神闲,别说出汗,脸色都没有改变一下。

在吃饭的时候,我有机会询问小姑娘,你为什么发出的球会那么的转?你削过去的球为什么会那么的转?小姑娘的回答,简单到无法再简单,没有好办法,靠练!
有如此学习的机会我自然不会放过,看你发球的动作与我发球的动作没有什么区别,我就纳闷了,一样的动作为什么会有两样的效果?我拿出球拍在她面前班门弄斧了一番,终于引来了小姑娘的兴趣。
其实呢,发好下旋球还是有窍门的,球要发的转,球拍与球接触的瞬间速度是非常重要的,球拍与球接触时的挥击速度越快,发过去的球旋转会越强烈,但是这远远不够,发球的时候球拍必须吃住球,也就是球拍与球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好,而在球拍与球接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球拍挥击的速度始终处于加速度状态。而要吃住球,球拍与球接触时的入射角非常重要,球拍正对抛起来的球,那是撞击,不会产生旋转,而球拍对着抛起来的球直上直下的挥击,理论上会旋转最强,而事实上却是极容易漏球,即使是球拍与球有接触,由于缺少撞击之力,球极容易在板面上一滑而过,而球拍与球接触时的入射角与你球拍挥击的速度密切相关,必须在练习中慢慢体会和琢磨。至于挥击的路径,就像是顺着缸的外边缘挥击那样,板形有一个由稍立到逐渐平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板形在由立到逐渐平的过程中,球拍始终处于一个加速的过程。

另外,发出强烈的下旋球,不仅仅要利用身体重心的力量,大小臂的力量,手腕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手指的力量,你在习练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体会到手指能够最大化的发力,你发下旋球才算是成功了一多半。
还有发出的球第一跳距离本方球台端线越近越好,第二跳距离对方球台网越近越好,第一跳距离网越近,越不容易发力,这个也需要在练习时慢慢体会找出感觉。
当然,发出强烈的下旋球与底板和胶皮也有一定的关系,胶皮软一些,底板能够更好的吃住球对于发出强烈的下旋球有一定的帮助。乒乓网 西窗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