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推撥的動作要領 GIF
已有 696 次阅读 2017-01-05 09:47反手推撥的動作要領 GIF
橫拍反手撥球技術分為了兩種,橫撥和推撥技術:
推撥技術可以說是橫撥的簡化版,如果把他們比喻成打拳擊,橫撥是重拳,推撥就是速擊拳;前臂幾乎沒有轉動,手腕轉動的幅度也較小,前後推送的力較多,與來球的上升前期,擊球的中上部,拍面稍前傾,在擊球的瞬間小幅度轉動手腕快速撥球;推撥的擊球速度較快,穩定性較高,手腕和前臂沒有過多的引拍動作,多以撞擊為主,動作快而簡單,初學者能夠快速的掌握這項技術。
推撥準備狀態和橫撥是完全相同的,站位可以稍稍離球臺近一點點,這樣更容易將擊球時間提前。
預判狀態:在預判狀態下,前臂位於身體前方,此時球拍大約距離身體30CM左右,肘關節為與身體右側前的方,大臂與身體之間夾角20°左右,大臂與前臂大約80 °左右,手腕稍內曲拍柄大約與前臂呈140°左右,此時球拍距離球臺大約15cm左右。
在預判的狀態下,反手推撥,有點像似於正手攻球的最終狀態的收攏版,大家你都可以試試,把正手攻球的最終狀態換成反手後,然後肘關節向身體收攏一些,重心在壓低一些,身體前傾多一點,就是推撥的預判狀態了。
我們在看下拍型,和橫撥不同的是,我們的球拍並沒有橫過來對著左側,我們球拍差不多是45°斜角對著左上方的;球拍的稍稍傾斜是為了在擊球的時候能夠快速轉動手腕,完全豎著的話,那手腕就沒法轉動了,就成推擋了;在預判狀態下,我們的拍面不要往前壓的太死了,拍型稍 微往前傾斜10°左右即可,和臺面差不多成80°左右。
我們的重心要壓低一些,膝蓋彎曲幅度稍微加大一點。
最終的狀態:當球彈起後,在與來球的上升前期,來擊球的中上部;此時擊球揮拍的時候,我們的前臂是由後向前用力的,幾乎是沒有轉動的,手腕在擊球的瞬間,向前轉動。肘關節就像一個壓縮機一樣,從後向前的去推動前臂的運動,大臂是完全垂直放鬆的,不要把肘關節抬高架起來。
在擊球後,拍面角度在45°左右,從預判狀態到最終狀態的拍型角度是從80°到45°不斷往前傾斜的,這樣才能夠保持球的弧線不會過高。
這個運動的發力技巧就和拳擊直拳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這個感覺,肘關節是保持在身體內部的前後運動的,在這個運動過程中加入手腕的轉動,就很容易體會到推撥的感覺了;從預判狀態到最終狀態的過程中,我們前後的運動方向要有一個上升的幅度,從低逐漸向前升高,這樣才能給予球一個上升弧線。
這個手腕在擊球中的發力非常短暫且集中,不要摩擦太多,是以碰撞為主去撥球,手腕要柔要保持拍面在一個平面上發力,肌肉太緊張手腕沒法放鬆轉動,太松擊球又無力;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瞬間的力集中好,我們來看一下什麼叫保持手腕和拍面在同一平面上。
我們在來看一下肩膀和腰部的運動,在推撥的時候,腰部不是從左到右去轉動的,而是肩部有向前送的動作,腰部從右向左後方舒展的力;這個用力的感覺就好像打拳擊一樣,先向後拉開拳頭然後再打出去一樣;很多人會以為撥球腰部是從左向腰去轉腰發力,並不是這樣,撥球主要還是向前撞擊的力較多,摩擦主要是靠手腕轉動來摩擦,反手拉球的時候是腰部是從左向右發力的,這個是有一定區別的。
動作還原:在擊球後,肘關節帶動前臂快速回收,為下一板球做好準備;推撥的還原動作比橫撥就要小多了,擊球後自然從前向後的收回來就可以了,沒有多餘的動作;一定要保持大臂的放鬆,大臂一旦僵硬,那麼,你的整個動作就會僵硬遲鈍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