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 - 青岛高新职校乒协
-
重新认识小碎步的重要性及其运用在各种教材上,说到步法都是从跨步、并滑步、交叉步、侧身步等开始,往往小碎步只在最后几小句。其实,小碎步在运用各种步法中最重要,人们几乎在运用各种步法的前和后,都自觉不自觉地在用,以便使动作自然、协调。说小碎步的用量是每种步法×2,也不为过(个人观点)。 即使在发球后,也是先运用小碎步,为下一7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细节决定成败,我的经验 1、屈膝不是没有限度尺度的,小动作微曲膝,(这里不细说角度等问题)保证随时蹬地起动,重心的高度可用双脚宽度调整2、重心转移时两膝内扣外张,基本上有点稍内扣3、吊球的重量应该精确,直接影响上台击球手感4、多球供球手法落点和推挡陪练手法落点直接影响主练的手感5、幼儿攻球蹬地转腰的使用比想象的还要
-
关于对不定点摆速练习的解读我关于《 关于多球训练中解决对点等问题的看法》的帖子上传后,不少朋友意犹未尽,还想要我进一步谈谈关于多球训练在内容、方法和训练细节上的一些问题,我估计这些朋友也是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或者是对训练方法有浓厚的兴趣高手。由于涉及的问题较多,也很具体,因此,要全部回答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里想重64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今年我也成为取衣服就溜的人 全开球网都知道我打球最难,没办法,家庭角力的结果,双打赛也打不成了,只能喜洋洋挑战赛,经过复杂,今天比较忙,回头再续. 可怜天下乒乓人.
-
拉下旋转上旋攻球难度很大,一般拉下旋后对方回球很冲,接球时拍接触球感觉很顶,右手持拍拉斜线回球时还要注意撤步,要不球会被打飞的。 教练教的时候一般都是给一个下旋,然后直接给一个正手不转球球速很快,就是为了解决步法和摆速问题。但如果要和步法的运用具体结合起来那就太细了,恕水平有限不能一一
-
基本步法--单步 单步主要用于离身体位置比较近的来球。是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一侧跨出。如在近身的攻球、搓球当中,经常用单步;也用于削球动作中。(根据《学打乒乓球》中的解说大意整理,以下不再注明) 单步细节 搓球中单步4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今天,中国乒乓球队将从北京出发,前往英国利兹备战伦敦奥运会。昨天,利兹大学新闻官理查德·梅勒以及利兹市新闻官罗杰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了乒乓球队即将在利兹的生活,同时还表示,“会竭尽全力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希望他们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硬件超棒 球员个个住单间 罗杰在电话中说,“我们知5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仁兄,我的水平比大家都低,参与各位讨论此问题,权且视为班门弄斧吧。 接发球问题,水平稳定发挥问题,我也被此问题困扰,并积极寻找答案,说说我最近的体会: 1、手法问题: 最近,遇一发球高手,我接10个球,直接出界、下网7个球,关于这个问题,昨天遇到球友老于请教、演练得知:问题主要出在接球的手法,事实上,球的旋转性子一般判断不会错,对旋转
-
听刘宏伟老师讲“每个人,即使用同样的配置,打出的球的特点会不同;打球的关键是你去对付这个具体的人,去适应他的打法,抓漏洞,去战胜。”原话记不住了,根据当时交流时的理解复制。 寓意很深,宝贵经验,再次见到,记载下来。 再次感谢刘宏伟老师!
-
最近练习稍多,手感略有恢复,感觉有时候也能根据来球不同进行微调了,那一瞬间的感觉,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磨练出来的,必须坚持不懈,似乎防守的手感,恢复了三成. 我是直改横的球手,当初直拍时,感觉接发球不错,接过陌生发球几个之后适应了,基本不会冒高和下网,当然那时候的意识也不行,后来改横拍了,刚开始反手基本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