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享动乒乓球俱乐部

  • 46
    今天说到现代乒乓球进攻技术里最主流的一项——弧圈球。还是先让我们来点老生常谈: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之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进攻技术——即使对削球选手也不例外,但正胶选手除外。弧圈球有旋转,制造弧线更好,磨擦更多些,出手更稳定些,速度也不是很慢,比较好的兼顾了威胁和命中率,而且近台、中近
  • 16
             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了衔接技术,形成了一个方案,今天正式付诸实施。效果相当不错,如果集中精力基本上能和教练相持,有时打上小十个回合。但我只能坚持到3:3,有的时候8:8。一般是自己太累大脑乱了,要不然真的可以相持下去。 总结:          衔接的方案是正确的
  • 53
    有趣的教练和爱笑的学员 有这样一位有趣的教练和这样一位爱笑的学员。教练每次都认真地教学员练球,每次教她都口干舌燥,因为,学员有很多问题需要他纠正。但是,这位学员有个特点就是爱笑,思维还特别跳跃,她总是笑得异常开心,即使教练生气的提问,她依旧面带微笑开心地回答问题,并且每次回答的内容都让教练意想不到,结果便
  • 搓球也疯狂(转贴来自爱乒网) http://www.lovet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291    本帖最后由 民航学校左手孙 于  2012-11-18 17:20  编辑  几乎所有业余选手,都在为改进接发球而费尽心机。其实,接发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
    4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这两个月参加了两次南阳市的比赛,发现了自己的明显的比赛短板:一是碰到了削搓稳健的球友基本无计可施,想打下网,想拉调整不到位(搓得快,也判断不出预计往哪出球,等看出来再调整已是来不及),只能以搓应对,但在对搓过程中比对手失误多,败下阵来。二是遇到正反反长的球友,节奏完全被对方控制住,过来的球一会下沉(磕过来)、一会飘忽(刮过来),不是
    5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49
         周庄11月18日团体赛,再一次演绎了“有老朋友就会有狼”,周庄的确是个新老朋友相聚的好地方。在醉爱、五零后和周庄组织者的精心策划下,整场比赛组织得竟然有序,场地环境整洁,每个台子配有专职裁判。。。服务品质堪称一流。     周庄老朋友的比赛,狼群肯定是要组队参加的。。。给平时经常
  • 9
    我是打直板的,右手握拍,食指经常使劲压拍,加上上班操作电脑都用它,终于有一天受不了了,疼得不敢拿拍,也不敢动鼠标了,腱鞘炎,还好是初期,不过打不了球的日子真难过,我突然想起我有个同事是用左手按鼠标,我想如果我也改左手,不就可以分担右手食指的辛苦了,我为了能健康、顺利打球,决定开发左手功能,电脑鼠标用左手,刚开始还十分笨拙,特别是网
  • 15
    最近两次比赛我使用单面球拍。一是球拍轻了许多,挥拍速度更快;二是能听到球撞击球拍的美妙声音;三是我偶然发现赢颗粒胶的概率大大增加。“宝宝杯”我首先用两面球拍2:0战胜董凤斌,然后2:0战胜宋波,第三场看到对手是用颗粒胶的陈辉,号称是京城“八大锤”的猪门掌门,我曾两次败于掌门手下。突然我发现尘灰(陈辉)所使用的武器是单面,哈
  • 15
    2012年05月20日,老朋友俱乐部首届团体赛在周庄开战,当时我、凌以及刘林林组队获得U4200组第3名; 2012年11月18日,受老朋友杯招牌诱惑,我们仨又重新集结在一起,在周庄延续友谊; 由于是双人赛制,故组成2队分战U3000(乐林)和U3300(乐凌),最终双双获得第10名(自估)的较好成绩   其中U3000赛共有16队分8组,我队积分全场
  • 4
    我今天悟出一个道理,羽毛球和乒乓球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高手打起来比较累,初学者打的轻松。原因是这两个项目达到一定水准后都需要大量的移动! 我开始不愿意打乒乓球,就是因为不会打,运动量太小没意思。羽毛球也是一样,只有会打了,跟会打的人打,才体会出羽毛球真的累死人! 所以打乒乓球如何使自己累起来是提高的一个 衡量标准。
 3004 1 ...244245246247248... 301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