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银球飞舞上海红双喜天罡俱乐部

  • 35
    碧玉刀   我接触乒乓球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下了课大家都去水泥乒乓球台上打球,经常是十几个人轮着打,一球下。 记得我第一次上球台,我都不知道怎么玩,只有学着其他人直板握拍,用反面的光板把球往下磕一下,过去的球高而且有点拱,我现在还记得对面那个同学艰难的把手往天上举的那个动作和表情,手臂伸到最长最后还是没
  • 3
    终于找到一个体育学院的大三学生陪球,孩子可以放心交给她了.   听说孩子打不到球,教练先让练习颠球,正手,反手,孩子还无法突破5个,以后有机会要加强练习.   然后平端球练习专注力和小肌肉群控制力,保持平衡,无法走动,只能原地数数10个,这个有机会也练习一下.   然后先练习反手推,孩子觉得
  • 4
    家有小儿初成长,为找辅导班而忙.   去过某处地下室视听,就教了正手动作,扔球给孩子打,或者自抛球打.   自己也闲来无事教两下,或者看小区里的教练教别的孩子,也模仿两下,不得要领.   孩子也有意无意的学,反正就是玩.
  • 5

    我的2013年台历

           自2010年4月购买单反相机,到2012年10月拍摄此台历中最后一张《禾木晨光》,我南下福建,北上长白,东渡扶桑,西游异域,度过了愉快的2年多的习影时光。        我所在的公司每年从日本邮寄大批挂历、台历分发给客户,去年,总经理看了我制作的《我的2013年台历
  • 14
    分享

    Zball

    安居乐业 2013-05-11 09:28
      看了CHIC的日志《Zball》系列,想到了几年前我曾发表在临网的《我的球友-Zball》,虽时过境迁, 但今日重温,一个深受广大球友拥戴的草根乒乓球友的形象,仍熠熠发光。现全文转载如下:     Zball 是《我的球友系列》中的首个英文网名,我不大懂英语,最初望着这 5 个英文字母拼写成的名字,我无法将
  • 2
    引子   古龙先生的《七种武器》大作构思巧妙,通过对特色武器的刻画,引出了精彩的武侠故事,并揭示了一个质朴的真理。厉害的不是武器,而是持有武器的人的心灵。所谓的七种武器,对应的是人类的七种品质。可惜的是,古龙生前也只是完成了六种武器的创作(拳头只是另一个短篇,被后人误加入《七种武器》系列) 。 出于对古龙先
  • 6
    总算说到最后一点了,也是zball同学赖以生存的最后看家本领  -- 无敌防守   先重放一下, 对于他的发球 "球友系列 - zball 2"   有更新,大家可以重温一下。   谈到无敌防守,这其实是业余球友较为容易成为所谓 "高手" 的一个途径。 掌握了防守,基本你可以上1800;掌握
  • 3
    这次来点客观的数据   上回书说到,zball的第一个技术特点是稳定的前冲弧圈, 下面接着说一下,他另两个得分利器,而这俩基本是他的标志性技术。   2 zball的鬼式发球 只能用鬼来形容了。第一次接zball发球,几乎就没有不吃的,君不见著名挽救七个赛点的世界冠军刘国正,第一次接zball发球,直接吃。 1)
  • 5
    分享

    球友系列 - zball

    chic 2013-05-07 13:01

    球友系列 - zball

        以后看能否写个球友系列,先写个 zball 吧。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我写的 《 北京有个zball 》 (发表于2010年《乒乓世界》11月刊),这里为了       祝贺 zball 同学成为"北京地区ADIDAS乒乓代表队队长"       再写一个有关zball球技
  • 22
    赔了夫人又折兵(小小说 1300字)       证券公司的贾裘总经理上中学的时候是学校乒乓球队的主力成员,几年前重新拾起球拍,在与他同姓的手下员工老贾、小贾等人的陪练下,球技猛涨,虽说在这座中等城市的业余乒乓界算不上大腕,但其球技在50岁以上的乒乓爱好者中当属上乘,而且多少有点儿孤独求败的感觉。        这老贾,40
 2484 1 ...158159160161162... 249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