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月 4 日 ,我跟 张余 来到了华鼎球馆准备练球,结果实在出乎意料,球馆周围全部都在装修。只有中间竖着三张球台, 转转 说:“今天练不了球了,学校要装修球馆。”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无奈啊! 于是,我去了模式口球馆,我以前曾经练球的地方。进到球馆,一片热火朝天的的大战场面,比起以前来,显得热闹多了。怎么回事?我还
-
非常想再提高一下,但感觉有针对性的练习太少。这个不是不想练,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主要是陪练难找!
-
暴力弧圈不是难练,是练的机会太少。一是不具备多球练习的条件,二是缺乏对练的对手。怎样去创造这种练习的机会实在是一个难题啊!
-
由于昨天碰到一位朋友,一位爱喝酒的朋友,事出突然,害我没能打成球。
-
最近加强了反手基本功的练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命中率和杀伤力逐渐提高。但随着反手进步,又进一步发现了反手的缺陷:控制能力不够。反手拉下旋能力较差,失误较多,不如正手拉球自然顺畅。这也是下一步进步的一个方面。加油!
-
练习弧圈球也好长时间了,现在逐渐追求出球的质量,追求势大力沉的暴力弧圈。虽然在比赛中有时也能打出几板,但出现的频率还是太低,杀伤力还不足以制胜。这样的新的课题就出现了:提高高质量的频率是下一步进步的目标。
-
前段时间正手换37度金弓3,用了些时间,与40度天极3对比,优点:容易控制,攻击速度不减,失误较少。缺点:旋转比原来稍减。总体感觉:杀伤力不如天极3,一板致命力不够。 这也许是我自己正手功夫不够吧,不太适合我凶狠的打法!仅供参考!
-
这是个长期工程,目前技术基本无缺的我,要想再进一步,就要把每项技术逐渐精细化,把出球的质量逐步提高才好。
-
我和老左认识已经很早了,最早的时候好象是04年吧,经朋友介绍和他打过一次球。那时偶水平一般般,他也没很奇特的地方。最后偶小胜。 10年后再次相遇,我的实力已经比04年时提高了很多,他唯一的变化就是反手使用长胶了。记得原来他正手不错的,这次相遇刚开始不太注意他的反手长胶,他反手长胶技术挺丰富,能磕会打,还会调角,很熟练。本
-
6月2号上午,老年协会和我们俱乐部搞了一次友谊赛,比赛打了15场,我们以12胜3负全面取得胜利。老年队平均年龄要比我们大十三四岁吧,虽然是我们胜了,但他们的精神与技术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到他们想到未来,如果我到了他们的年龄,不知道是否还能象他们那样活跃在乒乓球台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