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了好帅的抖动式发球, 真的好帅~~~~ 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习惯了3年多的发球方式(其实没啥威力 ), 开始了新的尝试.无数次的观摩(当然还是有数的) ~~~~自己一个人在单位办公桌上不断的模仿~~~,脑子在做梦的时候时常闪现的发球
-
搓下旋球,越来越被很多业余选手认为是被动、过时的技术,实际上正是在业余选手的比赛中,搓下旋球技术往往成为决胜的重要因素。尽管在专业比赛中,这项技术并不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我们还是经常在电视中看见应用这项技术的变化得分的场面。 以下主要是对于业余选手所谈看法: 直板制胜的第一要素:要能搓出强烈旋转
-
该文的提法比较新鲜,属于抛砖,不敢说观点都是正确的。准备多在几个网站里发贴,共同讨论,欢迎指正。即便如此,精英仍是第一家。另外我的QQ对设置为好友没有限制,望大家不要误解了。还有,《业余选手步法50天速成》的下篇,由于对交叉步有了新的认识,准备推迟发表,故要等到下星期去了。但是我保证下星期一定完成,望斑竹和网友原谅。 &nb
-
重要补充,打球时膝盖要弯曲,便于大腿发力。上一篇文章没有强调这一点,实际上本人也没做好。请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老球痞对步法总是嗤之以鼻,主要是他们没遇到落点控制好,出手突然性强的对手。对于个子不高以及直板单面攻的选手来说,步法显得尤其重要。未掌握上一篇介绍的技法的请勿急于求
-
业余选手步法50天速成?是否痴人梦语?回答是肯定的。首先业余选手目标不要太高,指望很快达到满场飞是不容易。一开始只要作到步法比较灵活移动比较迅速就行了。还有一个问题在于你苦练和巧练结合。这里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时间问题,二是场地问题,三是训练方法问题。这里先向大家强调一下,要注意运动疲劳的问题,训练(那怕是非
-
业余爱好者普遍水平不高,技术不精。而据我观察,那些步入高手行列的人,最明显的技术特点就是出手集中,出球表现出力量重,速度快,旋转强,使对手的防守压力骤增。怎样才能在击球时做到出手集中,下面就以我近期打球的体会来谈一下这个问题,这只是个人浅见,不对之处请大家拍砖。 1,盯球的意
-
“围”的特点是能够借上对方的力往前带,过去的球弧线低而且往前拱,给对方的连续进攻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也把“围”斜线的特点运用到变直线上。过去在防守第一板弧圈球时推挡不敢轻易变线,怕对方正手拉冲两条线防不住。而现在防守第一板弧圈球时,特别是对方反手拉起来的弧圈球用“围”的方法变线,稳定性强,过去的球速快,往往收到
-
1、台内拉侧旋是一种“避转”的方法,对付下旋是很有效的一种手段; 2、特别是对于两跳出台的球,拉侧旋是很稳妥的一种方法; 3、不太适合拉前冲力很强的球,因为球速快就会顶板,而拉侧旋的动作行程较慢,球顶板会导致没有充分的磨擦时间,易失误; 4、控制落点的最好方法是巧用腰上的力量,也就是说当你要准备接对方发过来的斜线球
-
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是指摆速与来球触拍部位线速度的方向一致的击球方法。简言之,就是顺着来球旋转的方向进行第二次加转。在比赛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间打很多顺旋转加转球,使对方防不胜防,可获得同工异效、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了几种常用的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在此与同行共磋。
-
评判器材、技术之间关系的文章,已经多得不可胜数了。我也曾经在“器材”、“技术”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中不断思考、考量、探寻。这里,再一次拾人牙慧,发一篇“器材、技术与综合制胜”的文章,总结自己的思考结果与体会,对其它还在追寻器材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球友可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里声明:数据纯属个人臆断与感觉,没有实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