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世冠乒乓球俱乐部

  • 14
    分享

    艰难的选择

    格李卡 2015-10-29 22:35
    国家产业要升级换代,我的球拍也要升级换代了。为什么要换掉直板呢?主要是我的直板配合防弧出现了瓶颈,我感觉最好的时候打到了1650左右,赢了好几个克星和过去仰慕的球手,参加1600组的比赛也感觉有点轻松了,但也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我感觉我发挥的再好,如果打防弧直板也就是1650左右了,不会再高了。有点像以前一起打球的球友 @马
  • 5
    分享

    韩剧误导

    一暴 2015-10-27 20:59
    在韩国,只要你是灰姑娘(心地善良,傻了巴哈,略有颜值),不管现在混得多他娘的惨,总会有高富帅的白马死气白裂的追求你,甚至为你(或你前次婚姻或前男友意外生下的孩子)捐肝掏肾,经过百般人生折磨,最终幸福生活在一起;  只要你是灰太狼(心地善良, 缺心眼,爱心超高,有颜值,高学历有才能的加分) 不管现在混得多他娘的惨,总会有白富美的小娘们儿死
    293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0
    打了一个月的横板,正手出奇的爽,不用怎么调试就可以开火了。但是反手就不行,开始几天还可以,后来就感觉越来愈差。打的手腕直疼,是不是发力不对,或者手腕肌肉太紧张造成的?找不到发力的感觉,要不然有的专家说过,打球时看到横板的别害怕,反手不一定强,业余的横板反手强的少。 横板反手基本的架构好掌握,用腰带动手臂。但就是发力的感
  • 18
    饭震东小朋友(号称18岁)已经多次世界巡回赛冠军,拿过团体世界冠军;  找此推算,估计饭小胖在10岁就可以打败现有水平的本师了,如果你的娃(男孩)12岁之前打不过我,不要练专业了。
  • 23
    理论先行是技术研究的捷径,多球训练是技术提高的良方; 接发练习是胜率飚升的妙招,步法到位是技术呈现的关键; 摆速练习是相持提高的法门,自拍录像是纠正动作的绝招; 体能训练是水平发挥的保证,动作合理是在于击球的瞬间; 鞭打方式是乒乓发力的诀窍,预判练习是步法提速的首要; 重心交换是操控身体的能力,肩部运动是重心
  • 16
    一次国际大会上,前面的套话演讲过程中,黑哥们们昏昏欲睡,最后中国大哥宣布,减免非拉穷哥们XX亿债务,这帮孙子掌声雷动;  经过长期研究,七零八零九零后的退休年龄终于延长了,本师算了算,交二十年社保,六十五岁领钱,得活到九十二才能回本。 祖国,俺是不是您亲生的,怎么把俺辛苦赚的活命钱给黑穷哥们花了,听说还买了富得蛋逼流油
  • 24
    做两个试验,也是大家经常的体验:第一,对方发近网小短反手位,如果发现不出台,将前臂由自然伸直的状态转成临时顶肘转手腕再拧拉,即使自认为模仿张济科、振东、科贝尔等人的动作很到位,基本也很难过网,即使勉强过网,也不是什么弧圈,顶多一个“非搓非拉”的不转; 第二,对方先上手拉出上旋,顶出了反手位,速度上可以反应过来,于是你就想发力反拉,
  • 15
    直改横的难点在于哪里?其实不在于技术的掌握,横板的技术其实不难学,对于有基础的乒乓球爱好者,一个月怎么也学的八九不离十了。 它的难点在于技术的运用,在于使用这些技术的速率,快了行不行?如果放慢速度初学者也能很好的完成全部动作。 使用直板你可以在很快的速率上完成动作,就像武术,你可以做到密不透风。但换了横板,即使你的“招
  • 25
    业余2200以下的反胶选手,据我观察,印象中除了年年反手能够比较轻盈地快蹭出连续两三板外,基本反手暴冲上台率高的没有,硕神也就是一板潦草的挂。因为,反手暴冲本身就不太适合中国人的肌肉发力习惯(中国人吃饭使的是筷子)。既然如此,咱们业余就认怂一下,反手不暴改挂吧: 挂球前,全身尽量收紧,盯住来球,前臂在触球时“制动”,手腕略放松(是略,
  • 15
    亚洲杯后我就说换佩兰,那时佩兰正享受鲜花和掌声! 我换佩兰的日志还在,我可不是马后屁呀!我换佩兰的理由就是他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打的跟狗屎似的,中国队在自己的半场,跟瘪犊子似的,等着澳大利亚蹂躏。 这回是卡塔尔了,中国队还是这副德行。在自己的半场防守,这是踢足球吗,比中国教练还中国教练。 足协难道不懂这些?有的时候
 1497 1 ...102103104105106... 150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