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世冠乒乓球俱乐部

  • 39
    分享

    挑打发力窍门

    一暴 2014-06-20 14:14
    挑打技术在手型上看是最简单的,但掌握起来是非常难的一项必备技术,现代乒乓讲究尽可能地下旋变上旋,抢先上手,如果不会这项技术,则接发接上吃大亏。 这项技术难,难在发力的精巧,但精巧不在手上,而在屁股上! 以右手执板为例: 髋关节带动屁股上举,板型将刚跳起来的球托实,身体略前倾,利用前压的惯性,带动球拍向对方台面上翻挑,手指略使劲,
  • 10
    群里人去的不少。馆里热火朝天,打到9点钟,七点不到就到了,和孩子打了一会。随后就和“校长”“乐乐”打了两盘。最后和“群主”打了5局。   主要需要总结的还是接发球,准备了拧球的方式,就把搓球给“忘了”,有点手忙脚乱,不知采用哪种了。   对于比较转的球,拧球还是失误率比较低,感觉是手头比较紧,肩膀、胳膊
  • 4
    分享

    换板换胶皮

    兵乓王 2014-06-20 08:30
    最近更换了底板和胶皮,就像不会打球似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 38
    以右手执板为例: 正手:左脚在前,右脚蹬地,右脚脚尖指向对方台面的左侧对角,全身放松,右后跨骨前顶,带动腰部画小弧线,略挺胸,胳膊像抽大嘴吧似的带动板头转动(像盖盖子一样把球hold住),适度撞击摩擦,然后自然收手腕控制弧线。 反手:右脚略向前,左脚脚尖指向对方台面的右侧对角,双脚瞪地, 全身放松,左后跨骨前顶,带动腰部画小弧线,略挺胸,球拍从肚
  • 3
      烧了一块挺拔外星人试一试,上次使用邢师傅的外星人,感觉比较好控制,失误率降低了,所以决定我也来一块试一试。   我感觉有两大好处:   第一是打击的失误率可以减少很多,这个与反胶的感觉相似。第二是接发球应该好控制一些,以前的亚萨卡比较软,球会在拍上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旋转比较强的球,在这期
    15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35
    1. 虎口要拿住拍子,固定住拍型 2. 大拇指调整弧线、高低 3. 发力不靠食指,靠手背下面和手腕 4. 手放在肚脐眼位置 5. 打球要有支点,靠右腿近,好发力 6. 反手发力过程是:略向前发力后,再向右发力四分之一圈 7. 反手拉时,肘固定不动,劲不够用时,加重心 8. 先练习慢拉,退台后“拔几板” 9. 板头顺势要甩出手腕右侧一点时才会释放力
  • 18
    祝贺 @老南 在614模式口比赛获得第三名!   老南一个总是带着微笑的老帅哥,总是快乐对待乒乓球,输赢总是很洒脱。跟我的水平相当,也是一直对球技的追求孜孜不倦,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在此祝贺!
  • 14
    还得接孩子学习,跑来跑去的,没热身。上来还是有点够不上气,估计是没热身,跟上次在安贞一样。   打的一般吧,不好不坏。我们组分来了 @儒剑 和 @乒乓老兵 ,还有 @八戒 。我意外的赢了 @八戒 ,感觉是人家让我的。现在怎么这么多的人让我啊,搞的我的分虚高,摆不正位子了!呵呵。   上次是“宋老师”,我看他特
  • 15
    分享

    如何赢球

    格李卡 2014-06-12 23:15
    最近练习频率有所提高,与不同类型的球手过招,一些感受,不知对否,怕忘记了,马上写出来,抛砖引玉吧。   如何赢球,查查网络也是不得其所以,只是说掌握好基本功赢球概率大,但业余的基本功本身就不好,怎么办呢?   我现在的体会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是赢球的捷径。过于复杂的方式对于业余球手反倒不好,主要是失误率提高。
  • 6
    如果把中国足球当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肯定很难过,所以中国足球肯定不能当做自己的孩子,只能看做街头上的小野狗,看着和街上的各种狗互相咬一咬,挺好玩的,实在看的可怜,给半袋牛奶安慰安慰。 如果把中国足球当做自己的情人,那可惨透了,日韩澳两伊不说,连新马泰这样的小流氓也想要欺负一下,实在受不了,咱爷们可不是日本男人,能
 1497 1 ...129130131132133... 150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