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拾打球三年多了,右手直拍反胶,没受过专业训练,基本打法是:正手攻、挑打,中路推挡,反手弹击或攻打,过渡用搓。正在学习弧圈球,但拉球不够转且遇球速快时(快攻型打法)时就不会用了,遇见快搓时也不会用,好像是因为判断不准,准备不及。反面刚贴了长胶,偶尔步子不到位时挡或挑一下。请教球友有何高见?多谢指教!
-
开球网上几位球友都写了一个人的时候怎么练球,很有意思。昨天元霄节,去球馆没见人,就试了试最简单的发球练习。据说专业球员每天都至少要练习一满盆球来发球。我试了试发短球二跳不出来,长球到底线,失误挺多。回想平时发球长不长、短不短的,老被攻击,不专门练习,还真是不行。发直线短侧旋球,要么出台,要么下网,练了多次也不行。前后练了
-
今天下午参加了安贞乒爽2013年首场积分赛,报了入围组和外围B组,比赛过程如下: 1)入围组小组赛5人,跟大名鼎鼎的 自驾车 分在一组,同组还有 清爽 京沙 和 海边小琳 ,虽然是抽签分的组,但似乎两小组实力蛮平均的。小组赛1:2输给京沙,算是体现了对1600球友的冲击力,但仍然差点火候。2:0赢了小琳,但主要依靠发球占便宜,基本功明显稍
-
刚刚打完蛇年第一场血战,今天战绩3胜4负,因为小组赛后轮空一场不战而胜进了32-48,最后排位42,算是创了历史新高。 小组赛又碰到 宇若 ,这次宇若以0:2复仇成功,欣慰的是比赛打的还是很胶着,没有轻易缴枪。这次宇若小组赛后一路冲进前16,输她一点不冤。另外这次同组还碰到了老熟人 老蝈 ,老蝈是我的榜样,看到老蝈每次出去比赛回来
-
2月20日,去郑州出差,17点多去了红旗路、政七街口的大河乒乓球俱乐部,在大河商务酒店五楼,有九张台,塑胶地面。我去的时候上一拨球友(三四个人)正换衣服准备离开,有一个球友比我来稍早,正在换衣服。我换好衣服,又来了位球友,和比我早的球友练起来。到17点40左右又来一位,轮着我和他练了。到18点半左右,
-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由于家庭原因无法持续打球,缺少练习导致水平每况愈下,从积分上反映如此,因此来开球网犹如看着巧克力不能吃,受尽折磨的心态,导致再也不活跃,当然这是其一. 其二是有些个人技术打法都公开,被高手们研究透彻,无法在比赛中出其不意,而且我本人也也不是聪明人,没有 zball 那头脑记忆力,也没法
-
春节假期,偶发想法,将反面的长胶用于正面,与三个球友打了练习。有以下感受: 1、长胶击球要早,上升期击球最好,晚了易下网;反胶则早晚皆可,当然上升期击球有一定难度; 2、长胶不发力的话,平挡时若来球力量小或处于下降期,很容易下网。反胶没有这个问题; 3、长胶发力打或推的话,球直
-
总结一下大年初四信德比赛,8场比赛3胜5负。 1)胜的3场比赛中有两场是上风球,分别对上一位积分比自己低以及一位首次参赛(我估计积分在1450左右)。另外一场2:1拿下了 鬼火 则完全是靠最近与 希玲 练球后有了对付长胶的办法。通过跟鬼火的比赛,感觉“发下旋长球到对手反手位+正反手发力打一板”的套路非常有效,这套路对其他长
-
上周六(1月26日)从网上釆购的赛维卡大维长胶套胶终于回来了,配上刚买的无机胶水,给很容易粘上了(网上学的,原来用有机胶水卷曲得厉害,贴上了也平不了)。 试着只用正面打了一周。感觉是重了些,左右手转换时有些慢,反手位有些慢,反手攻或弹击时手感偏重。好处是 正手攻球似乎力量足了,球速快了?(也不敢确认,感觉而已) 从昨天开始先试着用反
-
我的黑檀7换用f1已经几个月了(直拍左推右攻),有些体会如下: 1、反手位推挡或反手攻干脆、透板,似乎很快; 2、发长球特别容易出界;弧线还高; 3、正手攻球脱板快,发力透板; 4、拉球似乎不太转,似乎难以拉出高吊,前冲还可以,低平,二跳下沉;有球友说底板硬、胶皮弹,适宜快攻不适宜弧圈,摩擦不够好; 5、边缘部分很脆,用一两个月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