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是马琳正式无缘伦敦奥运的日子。日前,在厦门乒乓球 (微博) 训练基地,场馆中央场地摆着两张球台,这是参加奥运的王皓、张继科、马龙专属的。距离中央球台最远的球台,每练一会儿,马琳都会将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中央球台,透着艳羡。为了不让自己分心,32岁的他还要和其他队员一样,进行一天
-
今年我也成为取衣服就溜的人 全开球网都知道我打球最难,没办法,家庭角力的结果,双打赛也打不成了,只能喜洋洋挑战赛,经过复杂,今天比较忙,回头再续. 可怜天下乒乓人.
-
一个俱乐部有100名成员,初始分都被定为1700开始打积分赛。其中有一名特高手比赛从不输球,无数次比赛后(给你一直比赛的假设),这名特高手能到达的最高分是多少?这应该是一个逻辑思维问题。 去投票: http://www.kaiqiu.cc/home/space.php?uid=5322&do=poll&pid=515&cid=84773
-
仁兄,我的水平比大家都低,参与各位讨论此问题,权且视为班门弄斧吧。 接发球问题,水平稳定发挥问题,我也被此问题困扰,并积极寻找答案,说说我最近的体会: 1、手法问题: 最近,遇一发球高手,我接10个球,直接出界、下网7个球,关于这个问题,昨天遇到球友老于请教、演练得知:问题主要出在接球的手法,事实上,球的旋转性子一般判断不会错,对旋转
-
听刘宏伟老师讲“每个人,即使用同样的配置,打出的球的特点会不同;打球的关键是你去对付这个具体的人,去适应他的打法,抓漏洞,去战胜。”原话记不住了,根据当时交流时的理解复制。 寓意很深,宝贵经验,再次见到,记载下来。 再次感谢刘宏伟老师!
-
最近练习稍多,手感略有恢复,感觉有时候也能根据来球不同进行微调了,那一瞬间的感觉,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磨练出来的,必须坚持不懈,似乎防守的手感,恢复了三成. 我是直改横的球手,当初直拍时,感觉接发球不错,接过陌生发球几个之后适应了,基本不会冒高和下网,当然那时候的意识也不行,后来改横拍了,刚开始反手基本不
-
马上要参加比赛,已经几个月没有好好练球了,水平在下降,再不练球就不行了,要求自己马上开练。
-
世界首富们以身作则告诉世人:越布施越有钱! 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说:我是学佛的人,越布施越有钱! 人们发现,在这个世界,谁布施的越多,谁的财富就越广大! &nbs
-
泡妞多遇车祸亡 陈某。他为人聪明能干,相貌白净,英俊潇洒家,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一套一套的,口才不可谓不好。 他在店里上班的时候,别人一个月才洗二个洗发护发产品,但他几乎每天都可以卖出七八套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