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乐部 - 青岛财经职校乒乓协会
-
各位球友你们好: 乒乓球使我们相识,给我们带来轻松、快乐,欢声笑语,使我们忘记烦恼、获得身心健康。我爱乒乓,我们大家都爱乒乓。我是一名新球手,非常愿意向大家学习,共同切磋球技,共同提高乒乓水平、共同健康进步。
-
赔了夫人又折兵(小小说 1300字) 证券公司的贾裘总经理上中学的时候是学校乒乓球队的主力成员,几年前重新拾起球拍,在与他同姓的手下员工老贾、小贾等人的陪练下,球技猛涨,虽说在这座中等城市的业余乒乓界算不上大腕,但其球技在50岁以上的乒乓爱好者中当属上乘,而且多少有点儿孤独求败的感觉。 这老贾,40
-
有 3 个人去投宿 , 一晚 30 元 . 三个人每人掏了 10 元凑够 30 元交给了老板 . 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 25 元就够了 , 拿出 5 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 2 元 , 然后 , 把剩下的 3 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 , 每人分到 1 元 . 这样 , 一开始每人掏了 10 元 , 现在又退回 1 元 , 也就是 10-1=9,
-
去年的十一月二十七日,因参加单位的跳大绳活动,跟腱断裂(具体内情不便详说)。二十九日下午在青医附院做的手术。至今已经正好五个月。 昨日,应师父的邀请,去他家喝酒。 出了家门,去车站坐公交车。路上十分谨慎迈着步子,尽量小步慢走 ,免得引来那些
-
我出生在 50 年代中期,小学二年级时,文革爆发。那个时候,正经的文化课都不能正常进行,想接受乒乓球训练根本就是异想天开。还好,与同学们零零星星地打过一段“野”球。 小学六年级时,宣武区要举行小学生乒乓球比赛。首先各学校组队参加地区的比赛,然后选拔出优秀选手组成地区
-
我在青岛的一个汉族同事,娶了个回族姑娘,闲聊时,他披露了一些生活中的无奈和趣事。这个话题成为引子,我向他谈起了我小时候的家附近有一座一千多年前建造的清真寺-牛街礼拜寺,和一座于五十年代末期建在乱坟岗子上的伊斯兰教堂(俗称:大绿包)。进而又牵扯到位于伊斯兰教堂后面不远的法源寺。 我蓦然意识到,就在我呱
-
那天(4.12)有事外出,在海尔路上了606路车。人很多,由于腿伤,一直呈金鸡独立姿势站着,好不容易到维客广场熬到一个座位。 车行至金水路,车厢内已经拥挤不堪。由后门上来一名背小孩,拿着许多行李的妇女。由于车上人多,挤得厉害,小孩在不断的哭闹。而就坐在她跟前的两个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