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占位,回头慢慢细品复盘。 差距还是有的,我希望能够达到练习赛的时候麻痹对手,正式比赛的时候我找到办法克制对手。 对手是反胶长胶导板打法,没有反打,跟我主要用长胶,感觉我的命中率没有想象中的高,很多球都是挂起来挂的很高,需要场地比较大才能打开,另外,正手的命中率现在比较差,第三天跟 吴嘉强 练习攻削大战的时候
-
近一段时间,系统的羽毛球训练·比赛完了以后,又开始了乒乓球的训练,迎接市局组织的系统乒乓球比赛。结果这样的超负荷训练,使自己的手腕受了伤,手腕的侧骨疼,贴了一个多星期的膏药了。咋天,我们局又到总装设计院打了一场比赛,手腕疼的要命,最后总装医务室的人员拿来了绷带,绷上以后,觉得好多了,打完了这场比赛。 本月18
-
近一段时间,系统的羽毛球训练·比赛完了以后,又开始了乒乓球的训练,迎接市局组织的系统乒乓球比赛。结果这样的超负荷训练,使自己的手腕受了伤,手腕的侧骨疼,贴了一个多星期的膏药了。咋天,我们局又到总装设计院打了一场比赛,手腕疼的要命,最后总装医务室的人员拿来了绷带,绷上以后,觉得好多了,打完了这场比赛。 本月18
-
接发球时盯球与预动过程的时机选择关系自解 好几天没发帖了,这几天一直没有想清楚.接发球时自我调整的动作很多,包括重心从左脚向右脚的转换,重心的升高,身体与台面夹角的调整,左右脚之间的碎步调整等诸多问题,但是光这些是不够的,应为还有对手的发球的引拍,挥拍,击球的节奏,球的飞向方向,球的长短,球的旋转,球的落点.该如
-
接发球站位该如何站 可能大家乍一看这个题目,可能觉得有点好笑.可是我打了两年球,最近才发现自己的接发球站位竟然是错的. 基本姿势的位置会站.可是看视频总觉得为什么明星们的接发球站位看起来会和基本位不一样呢?也学着他们站.比如像马龙,大力,晓霞.把接发球的站位也整得与台面的角度大一些,左脚的重心压得再低一些.可问
-
接发球时左脚向右脚并一小步对重心转换的作用及具体使用方法 大家都知道接发球是要预动的,该怎么动呢,不能乱动吧.我现在就把个人的体会归结如下:作用:1.启动重心,开始转换. 接发球我们站位时是静止的,双膝内屈,收腹含胸,重心偏左脚.左脚并一小步可以使我们的重心由左脚向右脚靠拢,由静止开始向重心动态平衡转换,千万别学
-
因为打球问题与家里的矛盾,跟 下蹲式 哥哥惺惺相惜,蹲哥是我的榜样,我的路要模仿他的,昨天去路教练那里偶遇蹲哥,开始了我的乒爽一日. 出发前我特意提前一小时下班(翘班),可是到了场地已经走了一个半小时,北京的交通真牛,出门我就后悔了,应该坐地铁. 路教练的指导很受用,我的确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练习,单是
-
用身体引拍解放手臂篇 "身体"这个词的概念在此仅指上身的身体躯干部分,不包括下身的腰腿.但无下,哪来的上.因此站位是极其重要的. 众所周知,基本站位就是要"双膝内屈侧蹬,收腹含胸,双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或略比肩宽".这个概念其实只是一个大的指导方向,至于是宽多少,一公分两公分?这不是谁决定了的
-
"用身体引拍"解放思想篇 自发我的乒乓之路日记形式体会以来,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审视矫正,且有很多地方是磕心问首,痛定思痛.如乒乓之路日记体会五 六中对自己的打法风格的混乱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自我剖析,由此也更坚定自己无论是从身高,性格,还是握拍,以及打球的习惯方面,只有马龙最适合自己.在学习马龙的同时,
-
正手上步搓球还原 这个问题可能在许多博友们看来太小了,但我一直却做不好.昨天打球,我的正手上步仍然不能及时回来,导致下一板的连接断裂,陷入被动.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正手上步不能转入下一板的进攻呢?当然关键是还原的问题上了.可我为什么就还原不了呢?那真正的还原是什么样子的?我试探其因如下:(此内容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