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浩阳乒乓球俱乐部

  • 8
    乒乓杂志2013年第7期读后感: 乒乓杂志2013年第7期中有一篇"矛与盾"文章,是分析2013巴黎世乒赛男单1/4决赛许欣对松平键太的,我看之后深有感触,文章分析得很透彻很精彩,准确分析了比赛的过程和胜负原因. 一般来说,连续拉攻的一方肯定是上风的,胜面很大,防守一方毕竟是被动的,胜面小,但这场比赛推翻了这种
    12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8

    听球友说 顺义开了个好球馆8-8

    昨天,听球友说:他们单位在顺义那边新建了一个培训中心,里边除了各类会议、培训设施外,还有综合体育馆,可容纳25张球台,另外还有两个小型的乒乓球场地,那里住宿餐饮娱乐都是一体化的,硬件设施条件都很好,还有配套的宾馆住宿,条件很好,价格合理。 回北京一定抽时间去看看。 位置:在顺义临河经济开发区林河大街13号(离北京现代很近)。
  • 62
    很多业余球友练了十来年了,就是接发球的问题解决不好:一搓就长, 一摆就高,一挑就飞, 一劈就出界。 关键问题在于,接发的板型控制! 据我观察,大多数业余球友,接发球的毛病是持拍手一侧的脚,在准备接球前,总是不愿意踩入台内,所以遇短球时总是本能地用胳膊够球,而身体离球越远,控球力越差;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板型! 很多球友搓接发
  • 40
    分享

    喝酒 8-7

    牧羊人 2013-08-07 23:30
             今天早上9:30离家 ,飞机晚点,再加上一路鞍马劳顿,到达驻地已是晚上7点。行装未卸,直接来到餐厅,小菜点罢,来一瓶52°(750毫升、纯荔枝造)白酒,朋友开怀,本人因酒量所限,也好久没有喝酒了,小酌3两。 此酒,喝起来像青酒,权当是水,并未在意,个把小时过去,还是有些酒劲的,身上发热,但一点不上
  • 56
    电视转播时,蔡猛和杨影这两个中国最优秀的乒乓解说人,从来没把弹、撕、贴、带等技术讲明白过;一般在北京混的教练,大多也都讲不明白,因为本身都不太会(只在2450以上的选手身上偶尔见识过,比如邹杰小朋友的反手暴撕)。  讲通俗些,弹就是击打不转的来球(或者质量不高的上旋球,看看老瓦最后欺负刘国梁的视频),在对方球上台的一刹那,用
  • 47
    球友们:大家好! 请您加入沈阳八一乒乓俱乐部。 俱乐部主席“豹子王”说了:到50人就组织比赛,现在还差7人; 为一个新的积分赛俱乐部的诞生,请您贡献一份力量!
  • 45
    既使是优秀的专业选手,接发对方发出的短球时,也不可能每次都摆短成功;挑打? 2000分以下的朋友最好不要在分数接近时使用这项技术! 拧拉?脚下不太活的,根本做不到,特别是对方发球的够软够短,拧的只是自己的肩膀和肘子! 最稳妥的接法是长搓反手大角和劈正手。随即,一个问题就产生了,如果对方实力足够,肯定会拉出第一板球!如果对方一拉就死,则
  • 32
    我理解,反手技术始于挡球和推球,将前臂的引拍幅度依次增大,就派生出拨球和拉球。 1、挡和推,手腕、板形相对固定,手高于肘,发力直接向前,手的运动轨迹接近直线; 2、拨球,引拍位置使前臂大至呈水平,其后手腕按出螺旋形运动将球拨出,拍头压出,动作幅度略增加; 3、拉球,引拍动作再放大至腹部下发,前臂内旋幅度更大。发力向前掏,调节打
  • 15

    乒乓杂志读后感与建议(踏歌评测)

           最新一期的乒乓杂志到手时,我眼前一亮。因为最新版的《乒乓》杂志无论从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还是杂志造型,都有明显的改观。因为我是乒乓的忠实读者,看得出来,乒乓杂志是花费了不少人心血的。           1,封面设计     &nb
  • 40
           今天,参加青云活动后,遇到一位来球馆练习基本功的球友,球拍很怪(听坦克大哥说,才知道叫四边球拍),该球友,正手能拉出又冲又顶的下旋球。练习了3个小时的基本功,正手大约练了2个小时。              打比赛时,总感到正手不是很顺
 1188 1 ...8081828384... 119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