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少球友在并步与跨步的使用上出现了困惑,在左半台向右半台移位时究竟是先动哪只脚呢?!这个问题其实只要弄清楚了这两种步法的规范动作过程后掌握了动作原理,适用范围的问题就应该很简单。 并步: 先以来球方向的异侧脚向同侧脚并一步,然后来球方向的同侧脚再向来球方向(或右、
-
台内拧横打系列技术的发力,基本是以"台内拧"的动作过程为基本模式的,因此,掌握了"台内拧"的发力机制,就等于基本上掌握了直板横打系列技术的发力。 一、予备站位与战术站位 予备站位时的内容与正常站位相同。对方来球的落点入左半
-
掌握了直板的持拍与控拍的内容后,横打的持拍要求就简单多了。首先要确定拍柄的合理位置:放松手腕,使掌背的平面与小臂在一个平面上,中指指端偏左处轻抵在中线上,这时的拍柄应与手腕的横切面呈45度角,拍柄在虎口的这个位置就是最佳位置,要保持住这个位置并形成持拍习惯,因为正、反手均适用。注意:必须是手掌与小
-
5月14日,国家女子乒乓球一队、二队升降级比赛在低沉的氛围里落下了帷幕。 参加比赛的队员有: 原一队队员:木子、李佳燚、顾玉婷; 原二队队员:杨扬、张蔷、盛丹丹。 比赛结果排名依次为: 1、杨扬 2、张蔷 3、盛丹丹 4、木子 5、 李佳燚 6、顾玉婷。 前三名均为二队的小将,成功升为一队;而后三位原一队的队员全部降到了二
-
出差回来后,7天没摸球了,今天在发球机上玩了一会,遇到一位球友打了5盘比赛,5:0输; 总结:学习了反手的技术动作后,现在找不到击球点,节奏也有问题,困惑?? 请别人拍摄一段录像,重心太高,动作散,不像打乒乓球的,连形似都算不上???? 不知如何解决???
-
第一次坐公交车去打球, 2路倒腾111, 路上一个半小时。 傍晚5:30离开。 报了B和C组 B组中小组赛因将近1800的高手弃权, 1:2输给“胜寒服”后,侥幸小组第二出线 就碰到大猫大师 虽然大猫有伤在脚,但还是兵不血刃地将我拿下。 胜寒服小组第一出线后一路过关斩将, 据吉祥大姐说他最后取得了冠
-
1. 站位: 近台站位,双脚平行或右脚稍前,身体稍前倾,重心稍高,身体正对来球,横打的持拍状态。 2. 引拍: 手臂自然放松,大臂自然下垂,大小臂自然打开在90度左右,引拍至身体中心线略左侧,手腕保持自然状态。 3. 发力: 在来球落台起跳后的上升前
-
如何用推挡接侧旋球?如何用横打/拉接正侧旋?从理论上分析,实战中的正侧旋是不存在的,它与正手快攻击出的球性质一样,正手快攻也带有一定程度的上旋,只是旋转强度低于25转/秒,所以可忽略不计。正侧旋的旋转轴是垂直于台面的,所以没有向前的动力,因此是不会过网的。若想侧旋球过网,就必须与上或下旋相结合,但其上或下旋的强度也可以忽略不
-
拧球的重心转移与正手一样,横打的引拍是否到位、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回球的质量。 拧下旋来球的引拍时, 将中指从中分线上稍上移至右拍肩附近的与正面的食指相对应的区域(需自己体会哪一点较适合),手指发力控拍使手腕內屈、小臂内旋,右肩向左的同时向內顶,就会感觉到身体的自然左
-
直板改横板从比赛的效果来看不很成功,或者说很不成功。碰上球路比较怪的更是打的一团糟,看来还得修正回来。因为我本身就练球时间短,如果要练成横板需要大量的时间建立横板的条件反射,几乎不可能了。 不过也有收获,横板使我的正手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