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北滨河公园与球友练了 1 个多小时球,比赛 2 小时,先后与一位年轻球友、江汉油田老李、长胶老牛、半生叫老常等打了 N 多盘练习赛。 1 、年轻球友直板,发球不错,逆旋转为多,也有侧砍;接发球侧切,拧搓不错, 3:1 输,主要输在对侧切、拧搓接发球不适应,节奏上也被动; 2 、与老李 ( 直板双反 )
-
今天,与球友练了一个多小时球,打打练习赛,关于搓球、控球还是需要下功夫去练,要在比赛中不出亏,要根据对方的位置: 1、 可把不出台的长球劈长。 劈长的原因是对方站位近,顶对手,此球的关键是球速快、突然,对方搓球就是自己的机会,对方匆忙
-
遇到对手发的球,比较绵软且不长不短、似出台非出台、似转非转。 攻球接,加不上力量; 拨回去,对方正好上手攻击; 搓回去,球长了对手拉; 回短球,回球速度又慢,我是横拍,对手直拍,被动; 好像都是陷阱,被缠住了,没有脾气,如何破解? 请球友指点。
-
昨天下班后,去安华西里练球约办小时 1、感觉正手拉球,要通过调节手腕使拍吃住球(球拍对球逐步形成包络面),二次加速、把球甩出去,且要便于还原,连续。另外,重心要低,注意重心转换; 2、无论是正手挑,还是反手的翻挑,事实上球拍的平、立、仰角度是根据来球调节,形成包络面(吃住球); 3、搓球也是先向下,后向前,吃住球; 总结 看来吃
-
向现场观看,不知球票如何整,那位大侠知晓?
-
昨天饭后去球馆,教练推荐一款套胶(GEILI)买了一块,今天去集团文体活动中心练球约一小时,体会: 1、套胶用在反手,打透的发力比欧米格4更适合我; 2、其后练习接左、右侧下旋球 1)、在反手位,只有用直搓的手型,随时能转换成弹击球或拨球来接球; 2)、反手搓球时机控制在球弹起后、球向前跳的瞬间、合上来球向前的力量,练习掌握2
-
如何使击球连续,柔韧性好: 蹬腿时不要蹬直,预判后击球一侧的膝盖要随着来球略微增加弯曲。
-
10月7日练球,遇到一球友,左手发球很转,出手快,就是不抛球,自己接不好; 回想,把手腕外撇,接他左手发的正手侧上、下球,才能吃住球; 我自己打球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喜欢用习惯动作去打球。 应该适当调调板型、发力方向,按照接旋转球的机理去打球,要克服太多的一厢情愿和想象力,按规则尝试去做、不断体会、不断总结。。。
-
反手攻防似乎找到感觉,应该找到正确的动作结构(可以体会到教练教的内容),加强练习、巩固; 最近,打球没有激情,也找不到感觉,步伐慢,正反手衔接不好,打法在调整中。
-
在安华西里练球。 1、 昨天,遇到一位女球友,与其打比赛完全跟不上其节奏,回想主要是引拍过大; 2、 与一位一年多未未见的老球友打比赛,其反手出球十分顶(很转),其发力加了手腕拧的成分,受到启发并反思; 3、 今天,练习正手攻球加以纠正 近台攻球小引拍,腰腿含住劲(基本看不到腰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