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海子乒乓球俱乐部

  • 17
    防弧第二天,久违的反手弹击又出来了,赫赫。 反手更换新动作有点感觉了,不再是反复扎网,终于能有回合了。 正手的上手率明显提高。看来胶皮换对了,后面就是慢慢熟悉,了解胶皮,找手感的过程了。 对自己全面熟悉防弧之后的状态越来越有兴趣了,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 体会:防弧绝对不是一款打防守的胶皮,是打进攻的。从开始就抢,从不停息。
  • 14
    防弧圈胶皮打法:     很多人以为防弧圈是打防守的,是单纯的防守型套胶,威胁小速度慢,而且难上手,怪异性不如长胶,攻击性不如生胶,易用性不如正胶,旋转性不如反胶,那么用它干嘛呢?于是垃圾、过时货,旧时代防弧技术不成熟的产物等等定论开始影响大家的观念。     我对防弧圈套胶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十多
  • 25
    目前业余比赛多采用3局2胜,如果遭遇到陌生对手,练球和第一局开局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开局发球怎么处理?是从一开始就以我为主,发自己最拿手的球,还是发小球试探? 开局之后的前几个球应该,怎么得到对手的弱点或者强点的信息? 我习惯性的在第一局把自己的发球都试一遍,以求得到对手接发球方面的信息。结果第一局几乎都是悲剧, 而3
  • 8
    (一)双打的位置移动 1.对双打位置移动的要求: (1)不影响同伴的视线和判断来球; (2)不妨碍同伴抢占击球位置和还击来球; (3)有利於本身还击下次来球。 2.各种配对常用的位置移动方法 (1)左手握拍和右手握拍配对时,常用横斜向或横向的移动方法。一般在打完球后,向自己的反手一侧移动。 (2)两个右手握拍配对时,常用三角形的移动
  • 13
    一直以来对生胶非常头疼,经常是搓高被拍死,或者推球下网的节奏。打到后来就缩手缩脚,几乎是不会打球了。 从网上摘抄一些别人的感受和经验,提醒自己多注意,另外让同样对生胶头疼的球友也作个参考。 I. 进攻方面:    1. 发长球到反手,因为这种打法限制了他们的站位,使得他们必须靠前。这样可以打乱他们步法,降低他们的接发
  • 4

    这就是摸高了? 还是能继续下去  期待啊

  • 6

    第一块DIY球拍 居然一直用到现在

    能够十分清楚的感到底板吃球的位置和来球的力量,并且回球较短,上台率高,稳定性出色 性价比高、性能均衡、容错性强、拉球门槛低的弧圈板~初学首选~ 缺点是板身薄,底劲略显不足,大发力有震手感(手感可以接受)… 总体感觉,稳定性不错,吃球稳,控制佳,弹性比较好,能够制造比较强的旋转。  
  • 2
    一个名字叫拱 一个名字叫刮打   好神奇的长胶 好神奇的招数
    5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MzM0ODA0.html
    3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5
     很多人在打乒乓球时,都会选择一处主动攻球的方式进行选取优势。但在正手攻球时,就必须要注意些问题的所在了。因为这些小问题有时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方法/步骤 问题1:转腰还可以,脚的移动不是很好。         脚步的移动训练有很多办法,比如对方送球到你的
    6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124 1 ...910111213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