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法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有关文章也很多。为应球友之邀,这里只粗浅谈一下个人的一知半解,算做是一份答卷罢。 一.近台快攻型步法 近台快攻可分为左推右攻和两面攻等两种类型。 1.站位: 1)左
-
我个人一贯主张 合理用指、而不刻意用腕 的,对于基本功不是很扎实的球友,尤应注意。实际上用指也就是用腕。用指的好处是腕力柔合自然,是与整条手臂乃至整体的发力自然融合的,如刻意用腕,会导致腕力突出于整体的力,从而破坏了整体发力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实际上,腕力相对于身体整体的发力只不过是很小的比例而
-
“你想, 煽人巴掌时你要打得狠是不是用力甩前臂了?”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个"点子"就是平时所说的"发力集中"。部分球友曾有"我己经使出很大劲了,就是打不透板、拉球不转"的疑惑,甚至怀疑自己学习的发力机制不对,实际上,这部分球友发力的问题不是发不出力,而是发力不集中,形象
-
如何练习高抛发球 高抛发球难在一个"高"字,如何高且直是难"点":先到网前实测一下网高在执拍手体侧的准确高度,确定标准点,这很重要。 因为初学者发短球时拍、球接触的"点"要高于这个"标准点"效果才能好,尤其是练习发"短下旋"时;所谓高抛,其高度应以高过练习者的头顶部或以上
-
由直板反手攻想到的学习横打技术以后,反手单面攻技术已基本上不再用了,偶尔用一次,效果会很好,意识上却已淡薄许多了,但少儿时期教练示范的动作依然很清晰,教练当时并未细讲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只能把我自己多年的体会与对直板反手(正面)攻感兴趣的球友作切磋交流。 我感觉反手攻的发力过程与正手攻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转体为基础
-
左肩的作用 有几位球友问:用2/5发力方式、3+5发力方法拉球发力时,由于强调了右肩部的向前摆幅,球不转不冲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5"的加速阶段发力时感觉右腿"蹬"的感觉不明显,拉过去的球的质量还不尽意,如何解决? 我觉得这在业余的初学者中应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即右手持拍者左半部的3/5部分如何配合2/5的问
-
再谈"顶髋" 髋部是连接上、下肢体的关节,如何准确地用髋、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正确发力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承上"是指"支承"腰肩的发力、是随转腰肩的上肢运动作配合移动的,无髋部的配合移动,扭腰所发出的力的效率将大打折扣;"启下"的作用在于利用蹬转的"
-
三短的区别摆短与搓短应区别开来,摆短是用于近网且高于网的弱下旋或不转来球、击球时间在上升后期至高点前期,仅是利用反弹力"轻托送过网"的,基本上没有自发力。由于控拍手型的原因,故直拍有"用手心轻托过网"的感觉;而搓短是借用反弹力"吃"球、利用自发力克服及制造较强的下旋、在上升前期来回球的
-
发球小提示 发球的发力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用到球的旋转、速度的力,另一部分是球离板后如何落到(第二)落点上的力,即球落在己方台面第一落点上后反弹力的体现。 这两部分力是由一个整体发力动作发出的,球经拍摩擦产生旋转后落在台面(第一落点)上的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飘"向第一落点,一种是"冲&q
-
1,决赛 不聊vs小楠 2,交叉淘汰赛 不聊vs业乔 3,小组赛 小楠vs王阳 4,小组赛 小楠vs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