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知青点

已有 621 次阅读    2013-10-16 23:00

   知青点

 

1974年我去了陕西长安县山沟里的一个三线工厂,母亲在技术科晒图纸,小弟在子弟学校读书。二年后小弟毕业了,那时候毕业只有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小弟去了一个叫后寨沟的小山村。那地方十分闭塞,人呆久了都变成了榆木疙瘩。

要说厂子真不错,没有忘记这些知青,定期来知青点放电影。附近的几个村子也跟着借了光,几乎是全体出动,人们踮脚伸脖子,从那块大白布上认识了一个叫李铁梅的闺女。看过《列宁在1918》,村里人都学会了说片中的那句“面包会有的”,知青们爱看这部片子,是因为里面有一段芭蕾舞“天鹅湖”,四只小天鹅足足跳了两分钟。

1977年恢复了高考,母亲让我给小弟送这些复习资料。我费了很大劲才找到那个集体户。炕上坐着几个男生,小弟没在,同学说他去磨玉米去了,马上就回来。一会儿小弟出现在门口,裹着一件破大衣,腰上系根草绳。我事先提醒自己要注意和他讲话,不能马上提考大学的事。

小弟是和一头灰色的小毛驴一同挤进门的,他明明看见了我,却对别人说话。他说玉米没磨上,停电了。小弟站在那儿不停地搓耳朵,那么冷的天他连帽子也不戴。趁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我把复习资料递给他,说是专门送来的。小弟大大咧咧地把书塞到铺盖卷下面,他说带瓶酒给他比什么都强。说话的时候,他不断地拽那小毛驴的尾巴,小毛驴不能忍受,窜到院子里去了。我问他还喝酒吗?他说喝,找个理由就喝,那么冷的天不喝酒是挺不过去的。一个同学指给我看墙上的裂缝,他说外面下雪,屋里也下雪,风从墙缝中挤进来,像小刀子一样。

又说了一会儿话,听见外面有人喊:“来电啦!”小弟打了一声口哨,大概是招呼他的那头小毛驴。他对我说:“你去女生宿舍坐坐,女生屋里干净”,他接着去磨玉米了。我们一起出了门,小弟让我看门口一大堆破玻璃茬,他说大伙喝完酒就从屋里往外甩空瓶子,看谁摔得响。我把母亲关于高考的嘱咐告诉他,他根本无心听,而是骑在毛驴的背上,不停地捋它那透明的长耳朵。我想跟他去碾房磨玉米,他马上制止:“脏兮兮的,你去干什么?”

  第二年小弟考上了大学,考分在长安县是第一名。小弟的同学说我走后,他自制了一盏小油灯,每天学到深夜一二点钟。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 李威达 2013-10-16 23:08
    每日必看,
  • 柽柳 2013-10-17 07:12
    苦尽甘来,知识改变一切
  • 牧羊人 2013-10-17 08:01
    看似心不在焉,其实心里非常有数
  • 柳金 2013-10-17 10:31
    您小弟城府不浅呢
  • 小熊戎 2013-10-17 11:14
    李威达: 每日必看,>
    难得你这么小的年纪喜欢读这类文章,我的文章女儿就不爱读。其实,我更愿意和你打球,像你学习呦!
  • 小熊戎 2013-10-17 11:17
    柽柳: 苦尽甘来,知识改变一切>
    小弟后来自愿去了西藏,呆了三年。他酷爱探险、漂流,和余纯顺是好朋友,写过《探险论》一书。
  • 金生 2013-10-17 11:33
    深有感触,
  • 致命落点 2013-10-17 15:22
    毛主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成就了一代青年人的成就。真希望再来一次,以后的青年人就业就不会挑挑捡间怎么难了。
  • 醉爱乒乓 2013-10-18 04:33
    那个年代,既远又近,回忆总是那么美好。
  • 甄伟 2013-10-18 06:17
    公有制、文革使得中国社会百业凋残,知青下乡就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之举。结果是社会不满、家长不满、知青不满,到头来自酿的苦酒还得自己喝下去。
    知青上山下乡是刻画在历史上留给人们扑朔迷离刻骨铭心的记忆。
  • 歪把子 2013-10-18 10:50
    文章写得真好,通过片言岁月,把小弟个人的性格勾画的惟妙惟肖,反映出当时知青点生活的艰苦,真是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 渠纲程 2023-05-10 12:39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