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与兴教寺
已有 7 次阅读 2025-07-13 07:05大雁塔与兴教寺
大雁塔坐落在西安城南
4公里处的大慈恩寺院内
兴教寺在西安东南20公里处
把两个景点安排在一天游览
说明骆哥对佛教是了解的
因为,这两个寺院
都与一个人有关
这个人不是别人
正是去西天取经的唐玄奘
大慈恩寺是玄奘取经回来后
翻译佛经的地方,兴教寺是
为迁葬玄奘遗骨的寺院
如果把四方形的大雁塔
比作古代的塔楼
大概是十分恰当的
它的塔底边长各25米
共有7层64米之高
塔内有旋转的楼梯
每层四面都开有一个
拱券门洞,可凭栏远眺
当初建塔的目的就是为了藏经
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
共有657部之多,他一生
翻译了75部1335卷佛经
玄奘圆寂后5年
为迁葬他的遗骨,在长安县
建立了兴教寺和玄奘法师塔
大慈恩寺供奉着玄奘的图像
和他的弟子圆测与窥基的塑像
兴教寺内玄奘遗骨塔也有
安葬这两个弟子的遗骨塔
圆测与窥基是中国佛教史上
有名的僧人
圆测是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人
是新罗国王的孙子
窥基是李世民的开国员勋
迟恭的侄子
关于窥基,还有一个神奇传说
玄奘取经路上
遇到一个百岁老者,心羡佛教
仰慕玄奘,很想拜玄奘为师
他问玄奘自己可不可以
作他的弟子,跟随玄奘
一起去西天取经
玄奘看到他这样大的岁数
摇头说不可以
你的年龄太大了
的确,西去路途遥远
要经过九生一死的戈壁沙漠
又要翻越天山和帕米尔高原
这些天险,对于1400年以后
的今天,即便是装备精良的
登山运动员也是很难逾越的
况且是一位百岁老人呢
玄奘见老人不甘心
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说你去轮回投生吧
18年后我去接引你
老人果然当即坐化去了
18年后玄奘从印度回来
唐太宗为他举行了
隆重的欢迎仪式
以后常常与他促膝而谈
太宗问玄奘有什么要求
玄奘便想起了取经
路上的那个老者
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宗
太宗允许他接引这个转世弟子
玄奘于禅境之中得知老者
投生在尉迟家中
却早已忘记了前生的故事
对于锦衣玉食的尉迟公子来说
凭空让他出家受苦
他怎么能答应呢
迫于圣旨却又无耐
他向玄奘提出一个条件
他出家必须带上一车美酒
一车美女、一车金银珠宝
才肯做他的徒弟
玄奘苦笑着答应了
长安城里的人们听说有人
带着财、色、酒出家
都出来看热闹,窥基的别号
“三车弟子”就是这样来的
玄奘带着窥基来到大雁塔下
钟声一响,窥基突然醒悟
记起了前生与玄奘的约定
当即泣拜在玄奘脚下
打发回三车身外之物
从此成了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
这个传说故事大约
早于《西游记》,故事本身
还带有很强的现实感
没有像《西游记》那样彻底
把玄奘取经变为神话故事
在玄奘辞世后不久
中国的佛教就开始了佛教
中国化的改革,创立禅宗
印度佛教发展此时
已走入死胡同,直至消亡
改革以后的中国佛教却
获得了新生
中国文化生出了一个翅膀
凝重的中国本土文化活泼起来
中国人的想象力得到了飞升
敦煌就是一个标本
这种飞升被画在了墙上
被塑进了雕塑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朝代
是中国人的黄金时代
它创造的古代文明
光照着今天的我们
对此,我们也应该感谢敢于
把外来文化引进中国的玄奘
感谢他把外来文化改造
成本土文化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