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已有 431 次阅读 2013-12-31 15:18西泠印社
住在杭州邮电路,没事的时候喜欢沿着西湖一路走下去,走了约二十几分钟就到了西泠印社,以为很小,其实并不小。
园内游人寥寥,似乎独为我专场开放。回廊里一面墙壁上嵌着书法石碑,有沙孟海的,有邓拓如的,全是精品。邓的草书“海为龙在界,天是鹤家乡”,真乃妙笔天成。那个“龙”字,是我见过的书法里最传神的,既画龙形,又写龙字,神既逸出,形仍不乱,我怀疑再让写第二次绝对写不出了这么好。
半山小园,拾阶而上,半坡上有一草亭,亭柱树皮都剥落了,亭盖茅草黑黄,有石桌石凳,小憩恰好。这是我见的草亭中最古朴的,有点像北大荒农场时期的茅草屋,只是差了支撑墙壁的拐棍。草亭须古朴才有味,若是红漆柱,飞檐玉阶,便不成其为草亭而成官亭了。
回旋再上,错杂有致,沿阶有花木可观,有黑藤如蟒,有老树森然,有厅房沿山而筑。以为已经尽了,不料再上一层更有一大片境地。有池潭,池潭里有游鱼历历,如红絮;有山石,石壁上凿空的洞龛,龛内不是佛,而是一座布衣老者的石像坐在里面含笑。看了介绍,方知问是国画大师吴昌硕。原来这半山小园,乃吴昌硕在西湖作画时买下来的,我猜大约是他当时的创作别墅吧。
这种“创作别墅”的规模,足以让人吃惊。过去的年代百姓的生活无论怎样水深火热,旧时的艺术家无论怎样颠沛流离,但真正有影响,有造诣人的生活水准还是远在一般百姓之上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东西值钱。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