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泡泡
已有 686 次阅读 2014-05-06 10:17小女泡泡
女儿怀孕了,这又让我想起许多她小时候的故事。
小女原名叫“豆豆”,一次她患感冒,打了个喷涕,吹出两个大大的鼻涕泡,幼儿园的小朋友就给她起了“泡泡”的诨名。后来觉得这个名字也很好,叫起来很响亮,就一直叫下去了。
泡泡出生时只有5斤多重,而且不会喝奶,喝了就吐,还没出院就挂了一周点滴。针头从前额的血管穿过。这太残酷了,妻子流泪,我心痛,但不能流泪。请专家会诊,告知是肠阻塞,劝我不要算了。我和妻子都曾是去北大荒的知青,返城、就业结婚,30岁才有了泡泡,女儿对我和妻而言,便是我们的未来,便是我们无法释怀的爱。
泡泡出院时仅剩4斤多重,抱在怀里真像只老鼠(泡泡属鼠),以后的日子便可想而知了。一瓶奶要喂上一小时,好不容易喝完了,泡泡又饿了。那时候能在沙发上睡一会儿,感觉像是做了回皇帝一样。养育泡泡是异常艰辛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也一天天长大,你会感到生命的延续如此神秘而美丽,于是,不再有以往的无奈与感伤,而更多的是兴奋和期盼。后来知道,泡泡患的是腺样体增生,阻塞了鼻腔,4岁时在同仁医院做了切除手术。
泡泡有一个心爱的小匣子,里面装满了各色糖纸。泡泡小时爱吃糖,同时也就把漂亮的糖纸收藏起来,龋齿和糖纸一起增多。那时常有朋友带给我些外国糖果,于是也集下了很多各国的糖纸,摆出来像万国博览会。从这些糖纸上,泡泡认识了许多国家。看到好看的糖纸就忍不住去展平放进口袋,遇到别人不解的目光,只能不好意思地说:“是给我家泡泡收藏的。”
那些年我常出差,一俟离家,最牵挂的便是泡泡。于是在给妻子的信中,喋喋不休地诉说对女儿的思念和嘱托。一次在妻子的来信中,泡泡也写上一句:“爸爸我好想你,快回来吧。”十个歪歪扭扭的字,传达了泡泡那种浓浓的思念。有了这种思念,一路上未尽的劳累和渴念,一下子得到了至爱亲朋般最完美的补偿。那年去宁夏组稿和妻子道别时她说:“给泡泡写封信吧”。十余天后,刚满6岁的女儿收到了有生以来第一封属于她自己的信。泡泡的大名端端正正地出现在信封上,那份陌生,还令收发室的温爷爷很费了一番猜测呢。
泡泡快上学的时候,我把他送到浙江乡下和奶奶住段时间,泡泡告诉我,那段时间她过得最为快活。奶奶家房梁上有一个燕窝,立秋刚过,泡泡便企盼着燕子的到来。那天燕子终于飞回来了,几只燕子呢喃自语,泡泡高兴极了,说话也是悄声细语的,惟恐惊扰了这些燕子。燕子非常爱干净,总把粪便排在窝外,有时落到泡泡身上,泡泡也不生气。奶奶为了让燕子归巢,南房门终日开着,我想是为了燕子,更为了燕子似的泡泡。那段日子,泡泡整日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一边唱,一边还手舞足蹈,快活得像只燕子。
泡泡自以为知道的东西很多,有时骄傲之极。看到一个月亮,以为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月亮,不是吗?她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上学后,才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又觉得自己好傻。
那年寒假,给泡泡报名去了北大荒冬令营,让她去追寻父母当年的生活足迹,泡泡在那片一望无际的雪原上度过了最开心的10天,她也让我们有了整整10天的牵挂。去过北大荒,泡泡更喜欢冬天,更喜欢冬天吹来冷冷的风,最好阴阴的天空飘下来漫漫大雪,然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看道路、屋顶、大树堆满耀眼的白雪。
泡泡一天天长大了,但我永远喜欢看她那张幼稚的面孔,看她那双清澈明净的眼睛。看她笑,看好哭,看她用天真困惑的眼神看着她看不懂的成人世界。或许将来有一天,泡泡会正式向我们告别。从此,会让我们的心不再轻松,就如同当初父母那颗惦念我们的心。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