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云南“十八怪”

已有 612 次阅读    2014-05-23 11:54

云南“十八怪”

 

“十八怪”者,实乃内地人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少见多怪。其中有些“怪”,又恰恰表明云南各族人民的生产技艺和生活智慧之出众。

第一怪,“鸡蛋拴着卖”

云南人卖鸡蛋很有意思,随手捡几把稻草,用水浸一下,然后左缠右绕,便把一个个鸡蛋拴绑成串,搭在肩上进城去卖。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还勘称包装技艺一绝。

第二怪,“草帽当锅盖”

云南人用锅盖也多用稻草编成,其形状又高又尖,酷似斗笠。何原如此?原来饭甑里摞满了碗碟(米饭、腊肉、香菇、菜干),如用扁平锅盖,是蒸不了几样东西的,可见云南人善于精打细算。

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人历来有吃虫的习俗,像蚂蚁、竹虫、蚂蚱、蜘蛛都能吃,而且味道很不错。不过蚊子不能吃,“三只蚊子一盘菜”是形容蚊子之大。云南多森林,又潮湿,蚊子个头比内地大几倍。

第四怪,“蚂蚱能当下酒菜”

云南人不论老幼,皆爱吃蚂蚱,炸得焦黄焦黄的,蘸上椒盐,又鲜又嫩。在街头餐馆,常看到云南人要一盘炸蚂蚱和一壶老酒,吃得津津有味。云南人认为,蚂蚱是吃粮食的,当然就是最好的下酒菜了。

第五怪,“米饭饼子当饵块”

将蒸熟的米团,放在大理石板上擀平,包入核桃仁、芝麻、糖、卤腐等,置炭火盆上烘烤。吃时还可抹些酱,又脆又香,是云南传统的风味小吃。

第六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米线即米粉条,是选用优质大米,经发酵、磨浆、蒸粉、压榨等工序制成的。吃时用大碗盛沸鸡汤(母鸡和猪筒子骨熬成),放入鸡胸脯肉片、猪肉片、猪腰片轻轻一涮,再放入豌豆、菠菜、玉兰片和米线,佐以香油、胡椒、香菜等。吃起来肉片嫩,青菜脆,米线软滑,汤味浓郁,保你连吃三顿饭还嫌不够。

第七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竹筒是用南竹做的,直径六七厘米,长七八十厘米。在竹筒中部,斜插一根十厘米长的烟嘴。竹筒里灌上水,吸烟时烟雾从水中通过,可以滤掉尼古丁和杂质。而且还有一种咕咚咕咚的响声,很好听。

第八怪,“老太上树比猴快”

云南地处亚热带和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润,一年四季果品不断。那些经常爬树摘水果的妇女,年轻时就练就了灵巧自如的爬树本领,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也毫不逊色,因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其中苗族多在山区。当地土生土长的马均个头矮小,但能负重、爬山。苗族人评价马的好坏,不但要看马儿是否跑得快,还要观其蹄,看其节奏是否均匀,听其铃,辨其声音是否和谐动听,只有这三者皆佳,才算得上好马。

第十怪,“绣花鞋后跟多一块”

云南各族妇女素有绣花的传统,多用于礼仪活动中。如白族姑娘出嫁前,得绣上几十双鞋,送公公婆婆的要绣上寿字图;送未婚姐妹的要绣上山茶花……而绣花鞋的后跟往往多出一块布,其实是当鞋拔子用的。

第十一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的男子汉多为爱妻型,很少见到他们跟女人争吵。走在街头,随处可见“摸范丈夫优秀爹”,他们跟在妻子身后,背着孩子,拎着大包小包,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景色。

第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西游记》里有位铁扇公主,她的芭蕉扇好生了得。云南人手里也有一把“芭蕉扇”,这就是形、神皆似的云南烟叶,一煽煽出个税利大省,连老外都得翘大拇指。可当云南人为自己生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时,却也为在自家门口买不到云烟感到困惑。

第十三怪,“石头长在云天外”

石林勘称“天下第一奇观”,其实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它那奇峰怪石,均由远古的海水风沙所塑。仔细想想,所谓“水滴石穿”已是千百年的功夫,那么这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石海”,又用了多少岁月呢?据说是用了整整两亿年。

第十四怪,“四季鲜花开不败”

昆明是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花城。那里地处高原,日照长,加上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特别适宜种植花草。在昆明,无论公园绿地、田野山坡,还是居民庭院、公寓阳台,一年四季都是姹紫嫣红。在众多花卉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山茶花、杜鹃、报春花和玉兰花。

第十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最高处在滇西北,海拔6700米,而最低处在滇南,只有76米。如果840公里的距离上画条直线,这无疑像是竖起一道“天梯”。当地有句谚语“级级抬升步步高,处处见山入云宵。”如此山高路险,火车自然是比不上汽车快了。

第十六怪,“独树可成林”

在云南的森林里,经常能看到几十棵、上百棵的树缠绕在一起,让人看后回味无穷。据说,最早是一棵幼苗长大成树,然后这棵大树又长出许多长须,这些长须最后也变成大树,以致让你无法找出谁是最早的那棵树。

第十七怪,“十里不同天”

云南山区立体型气候复杂多变,山沟寒气袭人,山脚下艳阳高照,山坡上云中雾里,山顶上雪花飘飘。晴时脱衣,阴时穿衣,阴阴晴晴,穿穿脱脱,脱脱穿穿,还没有下山人就不行了,不是爬山累的,而是换衣服累的。

第十八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昆明气候冬暖夏凉,温差变化不大,人们的衣着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因而就出现了在同一座城市里“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现象。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 老狼 2014-05-24 00:13
    云南,我的祖籍。。。
  • 歪把子 2014-05-24 09:32
    老狼: 云南,我的祖籍。。。>
    你是云南籍?那,你滴:“娃娃出门男人带”滴干活?
  • 老狼 2014-05-24 10:47
    歪把子: 你是云南籍?那,你滴:“娃娃出门男人带”滴干活?>
    这点肯定写错了,应该是”大姑娘带“,姐姐比弟弟大十多岁的现象很多。。。我父亲就是我姑姑带大的。。。。那都是后来人给瞎改的。。
  • 郝建国 2014-05-25 08:58
    有时间去云南的犄角旮栏转转。
  • 自由自在 2014-05-25 13:24
    在云南看过....印像,印像很深。
  • 渠纲程 2023-06-25 10:42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