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好吃不过饺子

已有 532 次阅读    2014-09-03 10:41

好吃不过饺子

 

在北大荒,知青常说的的一句话就是“好吃不过饺子。”

老职工还说,“吃馅儿,包括包子、馅饼、懒龙、菜团子……都是好饭,但敌不过饺子。”在食堂,常见到有人用一根筷子穿三个大馒头,要是夸一声好饭量,会回答:“吃馅儿的话,没个数儿。”这个“馅儿”,指的也是饺子。

家里来了亲朋好友住几天,头一顿吃面条,走的时候吃吨饺子,这叫作“长接短送”,是个礼数。包饺子全家动手,剁馅儿,合馅儿,揉面,擀皮儿,老少围着捏,短不了比手艺,说笑话,捏进去一枚硬币什么的,会把全家的乐延长到吃的时候。

五六十年代干部下乡,说起城市生活:星期天包饺子吃。糠菜半年粮的农民愣着问:那过年吃什么?这是昨天的城乡差别,恍如隔世。

我在北方多年,早早认识到饺子的“深入人心”,特别是过年饺子。十年恶梦期间,邻居雷校长从“牛棚”释放回家,他是戴过高帽子,画过猫儿脸,坐过喷气式,跪过搓板,早请示晚汇报自报家门辱骂祖宗三代,历尽劫难。

亲友慰问苦处,老人寻思片刻,朗朗答道:过年没吃过饺子。说罢一声冷笑,冷透骨髓。

从此才不疑问,哪怕把白菜帮剁呗剁呗,只要撂点儿盐,也要捏饺子。哪怕挑野菜,左捏右捏散沙杂合面,也非要捏出个饺子形儿来!

上个月,球友老闫邀我们几个去延庆打球,他在延庆买了个农家院,摆了五张球台,打球、喝酒、包饺子,从未有过的欢乐。饺子是荠菜、野菜馅的,临走哥儿几个撂下一句话:“下月还来打球喝酒吃饺子!”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