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山
已有 858 次阅读 2013-01-19 23:15孤 山
去杭州组一部书稿,住在离西湖不远的邮电路。黄昏时分,我会一个人跑到白堤,沿着长堤慢慢地走。断桥在白堤边上,桥身在碧波中微微耸起,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像一只微微垂下眼帘的眼睛。断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白蛇娘子和许仙在此相遇,白蛇娘子借伞定情,西子湖畔便有了一个传唱千古的爱情故事。正值春夏之交,可以在白堤上碰到卖桃的老农,一对箩筐里,青桃连着绿叶,只顶尖上洇出一点点红,看了就诱人,像一幅油画。长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树,湖面上吹来轻柔的风,拂在脸上、身上,仿佛在湖中穿行,人就成了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走在孤山的路上,西湖变成了一部厚重的书。西泠印社、省博物馆、林和靖放鹤亭、俞曲园纪念馆、秋瑾风雨亭……每一处都深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每一处都传达出杭州的人文气息,诠释着西湖的魅力。
我是从西泠印社入门,亭台楼阁在黄昏时分有些寂寞,游人不多,有归林的鸟儿叽叽喳喳,平添了不少意趣。沿着石阶向上攀,几步一回头,却是将西子湖尽收眼底。若大的西湖一下变小了许多,有些小摆设的味道。远山呈黛色,西湖像睡着了,似有琴筝丝弦的动静,想是心里激起的晚唱。山上无人,石凳微微有些凉,正是我想要的。四周有许多古迹碑刻,无心计较它们的年代,只要它们静静地竖在那儿,在时光流逝中与我为伴,就好。
蓦地想起柳咏的《望海潮》:“东方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难怪金朝末代的完颜亮读了此诗,便使画工绘制杭州临安的都市图,以及西湖的美景。对美的垂涎激起了南侵的贪欲,“提兵百万西湖上”。美到了极致往往引起战争,比如,特洛伊战争就是因美女海伦而起……
西天的彩云将褪尽,山色凝重起来。往杂乱的树枝间望去,一轮明月已挂在树梢。坐在石凳上,望着月光下的湖水,满意得要手舞足蹈起来。山上的凉气随着月亮的升起而升起,身子不由得紧缩了一下,可心里却因了这少有的凉气而舒展。露水无声,湿气如网,一会儿功夫,山上似被水气描了一遍,我觉得自己的身体里也有些湿润的东西,像一块裸露的泥土,承着自然的照拂。慢慢地这泥土里就长出了东西,仔细辨认,是那种只有两张叶瓣的嫩芽,淡绿朴实,载着成长的希望,却无非分之想。远处还有市声,可独坐孤山的我却听不见。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