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缅边境 上的 小镇 (一) 云南德宏与缅甸交接地带有一些边境小镇,州府所在地叫潞西市,是县级市,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潞西市有个机场叫“芒市”,由于编排在航线里,印在机票上,知名度很大,其实芒市只是潞西的一个镇。瑞丽也是德宏州的县级市,因对外开放较早,名声也远噪于德宏。同样的还有畹汀,被影
-
捕捉大蟒 球友老王在卫生部工作,曾 随医疗队去肯尼亚的马里亚卡奇工作过几年, 昨天他赢了球高兴,非拉我小酌几杯,一边喝一边向我讲述了当年他在非洲捕捉大蟒的见闻。 非洲大蟒是蛇中之王,它没有毒,但牙齿呈倒钩状 , 咬在猎物上像锯子一样,很难挣脱。大蟒不轻易攻击人,一但被惹怒攻击
-
五 婶 1969 年,我去北大荒一个叫伏尔基河的地方插队,从那时起,我就认识了五婶,她的名字叫何桂芝,每想到这个像土地和树叶一样有名字,就会感到亲切。 刚到十八队的时候,队里安排我们住在种子库,冬天特别冷,井台上是冰,房檐上挂
-
云南行之——和顺(三) 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曾被比喻“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是和顺文明、开放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图书馆是位于村口双虹桥边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由大门、中门、花园、馆舍主楼、藏书楼等组成,占地 1392 平
-
豆角 北京人把豆角叫扁豆,也就是“扁豆角”,取其形似。东北人也吃豆角,但这种豆角是一种叫作“油豆角”的东西,圆滚滚的,长长的,纤维较粗,不用刀切,而是整根整条地下锅,和排骨、土豆等一起来炖,是东北炖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东北寒冷,冬天气温常在零下三四十度,寒冷的地方,就需要相互拥抱,彼此温暖。这种炖
-
小芹母女 小芹是我当年去北大荒伏尔基河农场,十八生产队的一个小姑娘。离开十八队三十多年了,她的模样还依稀记得,白净且单薄,眼睛清清亮亮,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割麦割得飞快,是十八队里出了名的劳动能手。算起来,那时她才十六七岁,记得我返城
-
和顺(二) 除了民居、祠堂、牌坊、亭阁,还有一些风格独具的公用设施。在和顺每个巷口,或大户人家的门前,兴建了一些叫“月台”的休闲性场所,多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约几十平方米,旁边植有遮阳大树,四周围着一圈石栏,中间安放石桌凳。不论是清晨日暮,还
-
和 顺 和顺是距腾冲城4公里的小镇,也是中国“十大名镇”之一,已有600多年历史,6000多人口,是著名的侨乡。 关于和顺的名字,有几种说法:其一,是因三河绕乡流过,因“河顺”而“和顺”;其二,取自“士和民顺”
-
茶 峒 第一次去茶峒是在八十年代。 茶峒是湘、黔、渝三地接壤处的一个湘西小镇。沈从文 的 小说《边城》即以小镇为背景写成的。 当我走 进小镇时,天色将黑,几缕炊烟,三两声狗吠,除此之外,小镇出奇地静。坐在巷边屋檐下头缠黑布的苗族老人,他茫然地朝我
-
一百岁的 老姑妈 春节前表妹来电话,告诉我老姑妈病了,住进了红会医院,这一次恐怕很难再出来了。撂下电话,我和女儿急忙赶往杭州。 老姑妈今年 100 岁了,她是一个非常善良和美丽的老人,生活俭朴,与世无争,教了一辈子书,很少听到她大声讲话,更没有训斥过别人,脸上总是挂着笑,这或许与她的教师职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