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大概是读小学二年级时,读《三国演义》,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甚理解,问父亲,他告诉我:是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沉鱼指春秋战国时的西施。西施在河边浣纱,鱼儿见了她俊俏的倒影,沉到了河底。落雁指汉代王昭君,汉文帝选昭君与单于结亲,昭君离别故土,在北去的
-
下司马 穿过白郎、江孜和康马,经过嘎拉错和多庆错两个湖泊,我们在下午来到了海拔 4360 米的“世界最高镇”——帕里镇。帕里镇紧临不丹王国,据当地人讲,不丹人只需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从山的另一面走过来。显然,不丹人到帕里是常来常往的,他们的相貌与藏族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服装不同而
-
捉蜻蜓 女儿是小学老师,那天要在课堂上讲宋杨万里的诗《小池》:“泉眼无声惜自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问我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我告诉她,作者通过对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枝小小的荷、一只蜻蜓的描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
-
前要照,后要靠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端,“其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雄伟。我国古代在选择国都地点时,有一句“前要照,后要靠”的谚语,北京城就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谚语中所说的“照”,是指照水,即像镜子一样的海洋、湖泊或河流。“
-
茶 趣 这里所说的茶趣,不是品茶时趣味,而是自己动手做茶时的乐趣。我会做酥油茶,每次做都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感觉,至于做出微甜带点酸味的柠檬茶来,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弟大学毕业后,自愿去了西藏波密县教书。 那年我千里迢迢去看他,总感觉有些疲倦,弟告诉我,藏地高寒,蔬菜又少,不喝酥油茶难免会体力不
-
粥 趣 小时候和外婆在苏州乡下住过一段时间。外婆喜食粥,每当稻谷登场,新米进仓,总要为我煮新粥喝。粥煮好了,先要舀出一层米油似的粥汤,又稠又黏。 入冬以后,便一日三餐吃咸粥(菜粥)。每天早晨,外婆便拣一篮青菜、萝卜,拿一些米,米里杂七杂八地放些红豆、云豆之类,拎到小河边去淘洗,然后早早地下锅煮起
-
半空儿 听老相声讲北京人的吆喝,多次提到“半空儿”这个词,妻子和女儿都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其实,不明白的何止妻子女儿。六十岁以下的人,差不多都没有听说过这东西。也难怪,街市上已有五十年没见过“半空儿”了。 “半空儿”就是花生经过筛
-
非洲拍照“历险”记 在公司做了十几年的皮革进出口生意,好不容易挨到一个去非洲考察的机会,背上那架“美能达”相机,俨然一副职业“摄手”的派头。同行的还有香港莫昌公司的黄先生和经贸部的老张。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晚饭后三个人一同去逛街,在市中心看到一幢白色的八层大楼,老张
-
萨其马 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萨其马的,也没有不爱吃萨其马的。 “萨其马”系满语,《清文鉴》将其解释为“狗奶子糖蘸”。萨其马是用鸡蛋、油脂和面,细切后油炸,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故曰“糖蘸”。唯有狗奶子有些费解,并非真的是狗奶,而是东北的一种野生桨果,形似狗奶子而得其名。
-
白薯的记忆 小时候没少吃白薯。白薯有红瓤、白瓤之分。鲁地称之“地瓜”,豫人则称“红薯”,京人统称“白薯”。 在蒋宅口小学念书时,班里有个叫“小不点儿”的同学,家境不是很好。他父亲用汽油桶改装了一个焖炉,圆圆的肚子,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