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盯球和预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环节。先有盯球,然后根据看到的情况进行判断,再调动身体做动作。盯球是预判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盯球,就谈不上预判。说说盯球:最主要的是盯准对方球拍触球瞬间的动作,包括几个方面, 1.触球部位—用球拍下半部分触球发力,多为旋转球,用球拍上半部分触球,多为不转球; (参考:http://www.verodillan.c
-
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 一、球拍的动作 看清楚对方打球时球拍的动作。不要被对方向后挥拍或随球的动作搞迷糊。看触球时球拍朝侧面移动或是朝下移动,就可知道其旋转的情形。(参考:http://www.verodil
-
要知道,在比赛中,搓球是一个很有力的武器,特别是前三板没有机会上手进攻的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现任国家队女队教练孔令辉曾谈到:搓球在接发球时运用较多,并且很重要,它能控制对方进攻,给自己创造机会,但是不能过分依赖搓球。 注意细节 1.引拍:有球友认为搓球是在球的下部发力,所以引拍高度一般都低于球台平面,这是不对的
-
一、什么时机选择拉球 进攻的技术很多 ,有拉、打、弹、拨、撕、加力推、推挤、撇、挑都属于进攻的技术,在什么时候运用这些技术是业余选手感到头痛的问题,我见过一些拉球的业余选手,打法非常的单调,进攻的时候一律用拉的动作去回击球,他不管来球的性质跟弧线的高低,都一律的拉,以至于形成了:该发力打的球不打延误了战机。在不
-
将按削一般拉球(正手削球、反手削球)、削追身球、削接突击球、削接加转弧圈、削接前冲弧圈球以及反胶与长胶削球动作之别的顺序分别叙之。 一、正手削球 1、右脚稍后,体略右侧,双膝微屈,拍形竖立(即与台面近似垂直),引拍至肩高附近。(参考: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77436.html) 2、在来球的下降前期(逼
-
确实,能够在乒乓球比赛中熟练运用打弧圈球的朋友,业余中找不到几个。很多业余乒乓球球迷朋友都很关心拉弧圈球的发力问题,总想有所提高。但是很多朋友也存在一个误区:总想着一板就能把对方冲死,但越是使蛮力失误率就越高,或者偶尔能打出几个非常暴力的球来,但整体来讲技术还是退步了。 说真的,对于打乒乓球拉弧圈球发力时应注
-
初入门的朋友往往认为弧圈球难练,是一项“高级”技术:要求手感好,动作大,跑动范围又大,好不容易拉一板上台,让对方轻轻一推就是一个大空档,实战中的作用似乎还不如攻球。于是乎产生了一个痛苦的矛盾:如果从提高技术水平和打球乐趣的角度,好像要练弧圈;可是从实战的效果来看,又好像有些中看不中吃的意思。难道说弧圈果真是一项高级技术,业
-
削球是我国乒乓球传统手法之一,也是乒乓球防守技术之一,削球技术正在向转,稳、低、攻方向发展。 一、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 1、正手远削:站位中台左脚稍前,上体稍向右转重心落于右脚,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于腹前。顺来球方向向右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面后仰。当球从台上弹起时,持拍手上臂带动前臂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加速切削,
-
乒乓球打法,会有很多种,无论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技术,他们在这动作上都会要求学员的腕力和身体配合动作的协调性。如何运用乒乓球反手发右侧上下旋实战技巧方法? 方法/步骤: 站位近球台左方,身体离球台端线约35厘米;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略向左转体,拍形向右倾斜;右上臂带动前臂向右下方挥动,同时前臂略向内旋,使拍面逐渐向左
-
正确的击球部位,是保证拉球质量的重要因素。最近,在给一些业余爱好者和少年儿童运动员进行辅导时发现,由于对击球部位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准确,影响到拉球力量发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 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拉弧圈球容易产生的第一个误解是,认为摩擦球越薄越好。大家都知道,摩擦力量由正压力和摩擦系数两个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