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弧圈球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不过想拉出劲爆的弧圈球,或者说拉出有些质量的弧圈球,这个时候“包球”就显得很重要了。只有包住球,拉出的球才能贼转,而且还能提高命中率。 如何包住球? 包住球是门学问,或者说是一种拉球时的手上感觉,想建立这种感觉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大量练习和积累。那么如何快速的建立这种包球感觉呢
-
两面摆速技术是指快攻与快攻结合弧圈或弧圈结合快攻两边不同技术的组合与衔接练习。原来的定义是局限于快攻,但目前的情况是快攻与弧圈技术已经高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两面摆速中如果单纯只包括快攻技术显然已经落后和不切合实际。 两面摆速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上旋情况下,以速度为基本特征的两面不同技术之间的来回练习,它
-
第1点:不要乱加摩擦 很多球友初学乒乓球都想模仿一些弧圈球,认为把球打转了就是最好了,所以一味地摩擦,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抹,而且有比较明显的画圈动作。 初学者一开始练一定要先学撞击球,也就是说要学打而不是拉,不需要任何摩擦,球拍多少会有一些倾斜的角度胶皮会带出一定的摩擦力,所以不需要自己去主动的加摩擦,另外就是
-
在攻下旋球的时候,一定是要先去判断球的旋转,然后针对不同的旋转做出手型的调节,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正手攻下旋球,它不像弧圈球能够加摩擦,那么对这个判断相对来讲要模糊一点儿也能够上球台。那么攻球的话,必须要做到精准,在调节的时候,尽量通过动作的幅度或者摆臂的速度,也就是轻重力量进行微调。那么对于旋转确实很强的时候,再作出
-
其实球友们都知道,拧拉靠得是手腕,那么知道是手腕了,怎么还拧不好呢,往往一碰板就往下掉,弧线起不来,把板型亮一点,摩擦又少了,一碰板,要么是直接冲过去,要么是直接出界;无疑我们手腕的练习方法不到位。 一、手腕的运动 手腕运动两种形式:1内收,2外展,这两个很重要,拧拉的前期练习就是由手腕内收到外展把球“刮”起来的;内收
-
先来讲一下提高使用长胶的精准度和命中率。首先球过来以后,先要判断球的旋转和落点。在判断好球的旋转和球的长短以后,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步法找好位置。在使用长胶的时候,不要去考虑你用什么样的技术,那么遵循几点呢?首先在板型上,对于下旋球来讲,板型一定要稍微后仰一些;对于上旋球来讲,那么板型要立一点儿。比较转的上旋球呢,板型要压
-
搓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功,特别我们业余球友打球,多练习搓球可以更好的体会球的旋转,提高自己摩擦球的能力和水平。 技术动作: 判断来球的方向,选好站位。将球拍稍后引至腹前,手腕适当放松。拍面稍后仰,挥拍向前下方发力搓,击球时手腕发力击球的中下部,食指略用力。快搓时,击球的上升期;慢搓时,击球的下降期。击球后随势动作尽
-
对于直板选手而言,反手一直以来都是硬伤,随着直板横打技术的出现和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选手选择了学习直板横打的技术。 直板反手单面攻基本算是一项失传的技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手单面攻作为中国直板选手的必杀绝技,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这项技术的代表人人物就是乒坛元老庄则栋,但是随着直板横打技术的出现,直板反手单面攻
-
推挤: 回球带左侧下旋、孤线低、回击斜线角度大。能主动改变旋转性能、变化角度。由于触球部位是来球的侧部,所以也是对付弧圈的一种有效办法。 加力推: 回球力量重、球速快,能压制对方的攻势,常可迫使对方退台,陷于被动防守局面。加力推与减力挡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对方,取得主动。在对方来球力量不大,或站位
-
业余选手总认为搓球是一项中性技术,甚至根本不是得分手段,因而忽视它。其实不然,只要搓球搓得好,完全可以把对方彻底“钉”在那儿动不了。 搓球分为两种,搓球和摆短。 作为一项基本功,搓球主要用于控制接发球和下旋球的过渡。邓亚萍分享过,搓球有三要点:要点一,击球时间, 高点期搓球。要点二,击球部位,搓球的中下部拍面立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