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手反胶为什么选择涩套?
已有 1977 次阅读 已被 1 位用户收藏 2017-12-18 13:55
我左手持拍,横板双反。以前反手也是选择粘套。反手一般轻摩擦拉弧圈,但对着对方正手,速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横板反手的优势。痛定思痛,我网上查找答案。经过分析,选择了反手涩套。
反手粘套主要是反手弧圈好拉,反手搓球好控。但大多数人反手大力量时很难充分发挥粘套的力量,因此,可以选择软点儿的粘套,易打透,速度能上来。
但绝大多数人反手发力相对正手差很多。我自诩反手发力可以,但对上水平相当的对手的正手,其实发力还很难敌过对方。而涩套可以充分发挥快速击打的效果。中小力量,速度就很快了。反手快拨,快撕,加上主动变线,相持能力加强了不少。因此,我慢慢喜欢上了涩套。
当然,我用涩套也有不太习惯的几点。
首先,反手发转球不太转了。虽然根据涩套特点,调整了发球技术,多加击打成分,但对手还是说我反手明显不如以前粘套发的转。如果对手知道我发的球都不太转,也好针对性调整战术。因此,我现在正手发球为主,反手的发球套路少了些。
其次,反手搓球也不太转了。刚开始,反手搓球容易冒高,后来冒高解决了。但以前的反手加力搓下旋的效果不明显了。好在,我现在搓球主要是摆短和劈长。偶尔慢搓,调整下。其实问题也不是很大。
总的来说,反手涩套对于大多数人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有人不习惯涩套,主要是搓球,拉弧圈,反拨的手法跟粘套有些区别。特别是以前反手粘套时,技术不错,但初换各种不适应。结果错过了很好的一种套胶。但我感觉涩套和粘套的技术使用差别其实不是很大,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涩套,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更好的体验的。
反手粘套主要是反手弧圈好拉,反手搓球好控。但大多数人反手大力量时很难充分发挥粘套的力量,因此,可以选择软点儿的粘套,易打透,速度能上来。
但绝大多数人反手发力相对正手差很多。我自诩反手发力可以,但对上水平相当的对手的正手,其实发力还很难敌过对方。而涩套可以充分发挥快速击打的效果。中小力量,速度就很快了。反手快拨,快撕,加上主动变线,相持能力加强了不少。因此,我慢慢喜欢上了涩套。
当然,我用涩套也有不太习惯的几点。
首先,反手发转球不太转了。虽然根据涩套特点,调整了发球技术,多加击打成分,但对手还是说我反手明显不如以前粘套发的转。如果对手知道我发的球都不太转,也好针对性调整战术。因此,我现在正手发球为主,反手的发球套路少了些。
其次,反手搓球也不太转了。刚开始,反手搓球容易冒高,后来冒高解决了。但以前的反手加力搓下旋的效果不明显了。好在,我现在搓球主要是摆短和劈长。偶尔慢搓,调整下。其实问题也不是很大。
总的来说,反手涩套对于大多数人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有人不习惯涩套,主要是搓球,拉弧圈,反拨的手法跟粘套有些区别。特别是以前反手粘套时,技术不错,但初换各种不适应。结果错过了很好的一种套胶。但我感觉涩套和粘套的技术使用差别其实不是很大,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涩套,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更好的体验的。
乒乓网 呼啦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