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中国乒乓球协会

  • 4
        拍头,指持拍时拍子的最前端。最近在对几位博友视频指导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对手腕的外展、内收运用得不尽合理或者基本没有使用,从而影响了正、反手弧圈的摩擦效果。这种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在没有正规指导的球友身上,表现最为普遍的是发力摩擦过程中拍头与拍柄同速向前或拍柄先行,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手腕的
  • 3
        许多人用了全身力气拉球 还是拉不转, 可能就是没能体会拉球的"拉"字. 学会 近台快攻, 之后的变化, 会是先是学会"抽打", 那个还不算是 拉球.我个人认为, 很多业余球友都把 快攻的发力抽打 看成是 前冲弧圈. 其实是两回事! 那种抽打方式 以撞击为主, 摩擦为辅, 上旋不强, 球的飞行
  • 5
    分享

    横板技术探讨

    雷哥 2012-05-07 07:07
      练习横板搓球时候让别人回你一个正手短球接一板反手长球,周而复始,很容易见效。首先我感觉很明显的正反手搓球的摆速快了,而且上前后能迅速退回重心,一前一后的交换,非常容易练出从过渡到进攻的身体感觉。现在我的手肘每次搓完球都会很自然的快速放松地缩回来,不再象以前那样卡住难动了。横板搓球相对舒服了许多,而且我发
  • 4
      以快速、旋转、难防出名的弧旋球,可谓乒乓球中的“万王之王”, 业余爱好者对弧旋球往往只能望球欣慰——自己拉不出、别人拉来的又防不住。其实防弧旋球要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如果只用手臂打球,那就会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懵掉。       弧旋球大致可分三种:1、前冲;2、加转;3、侧拐。不好说哪
  • 2
      原来我一直以为能拉前冲弧圈是一绝招,练了一段,感觉如下:    1、动作较大,来球太快便难以做完动作。    2、可能是个人原因,只能在球下降期拉球,才感到充分磨擦,给对手充分防守时间。    3、对手推挡强时,自已常常处于被动,因为自已动作大而对手动作小。    以上观点可能
  • 4
      13日,中国乒乓球队将公布奥运阵容。围绕着中国女乒奥运人选的种种猜测和是非,正在成都考察国乒备战基地的中国乒乓球队领队黄飚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专访。他在点评国乒奥运选拔标准的同时,也对近来重新被引爆的“让球事件”作了表态,坦言过去国乒确有“让球传统”,随即承诺今后不再出现此类风波。
  • 3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国际乒联今天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与上一期相比这期排名变化不大,马龙和丁宁依然位居男女榜首,男单前10位没有任何变化。   这个月基本没有国际比赛,智利公开赛等低级别赛事也未能吸引到高手参加,所以高排名选手的排名与4月相比变化不大。男单方面马龙以2975分高居第一,领先第二名的张继科52
  • 3
    看了《(原创)练习中的误区》的文章,跟帖的不少,可以看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说明大家都想在练习乒乓球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加快进步的幅度,看来这也应当是一个热点问题和一个永恒的话题。我想从模仿和克隆说起。初学乒乓球的人,总是在观赏优秀选手的比赛中选到了自己的偶像,并受到了这些选手的启发和感染,由崇拜转为模
  • 3
    乒乓球的衔接技术猫曾问过我:为什么我技术练起来什么都有,一到比赛总上不了手,是什么原因?我分析过,主要是衔接技术差。乒乓球是非周期性项目,运动员要将台面的来球准确的进行回击,就必须根据不同落点、不同旋转、不同速度、不同力量和不同节奏的来球,合理的使用各种相应的技术。每次回击都会有技术上的调整,不可能完全一致,就是相同的
  • 4
    底气纵谈 作为一名乒乓球选手,比赛之前是需要信心的。信心从哪里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手的技术和战术状态,二是自己本身的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状态的分析,也就是常说的知己知彼。有了对自己技术状况的准确把握,有了对对手情况的基本了解,是否具备信心就有了前提。要知道,不是任何选手都会具有信心,信心的基础是实
 10989 1 ...973974975976977... 1099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