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阿迪达斯代表队

  • 1
    反手拉来球是上旋情况下的弧圈. 首先要明确,在对不同旋转的来球采用弧圈的方式回击,拉球的动作有没有继承性,继承性又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实际上,从朋友的提问中,显然已经认识到了不管是拉下旋,还是拉上旋,动作非常接近,因此,就产生了“具有动作的继承性”的结论。我认为,严格的说,不是继承性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通融性和包容性问
    8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漏球与改进的方法不止一位朋友问过我,问为什么拉球的时候会漏球?是的,拉球的时候会漏球,就是高手在比赛的时候也会这样,大家应该还记得49届世乒赛雷振华在双打最关键的时刻漏球的镜头吧,还有王大力与马琳的单打决赛,双方都有漏球的表现。优秀选手是这样,我们再就不要去责怪自己了,因为这必然是一种失误的主要现象,而且十分普遍。为什么
    5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锲而不舍,功到自成看了一位朋友的帖子,大意是说今年25岁,还能不能成为乒乓球业余高手。其实,我想,能不能成为高手倒不很重要,关键是看能不能做到锲而不舍。乒乓球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看你是抱一个什么样的参与心态。说难,是因为乒乓球技术复杂,对抗性强,需要通过专门的训练,而且有很长的周期,还涉及到体智能水平,要登顶确非一般人所能
    6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
    鬼枪直拍横打入门心得分享 直拍横打,挡拨攻弹拉,撕拧搓削贴,全部技成则反手独步天下。 鬼枪研习直拍横打技术体系2年余,目前在实战中,可以较为熟练的应用拧、拉冲、快撕等技术,目前身边球友普遍不敢摆短给我反手位,出台的拉冲下旋偶尔也令对手瞠目。从初级菜鸟到现在初步被人看好并经常有身边直拍球友咨询求教横打问题,颇费了
    7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6
    学会抓住重点——给乒乓球指导者提个醒 论坛上不少朋友把自己的技术视频传了上来,目的是想得到大家的进一步指点,我看了许多视频,当然,由于朋友们参加练习的时间长短不同,技术基础不同,视频所反映出来的水平也不会在一个层面上,既然大家能够把自己的视频上传,共同点都是希望看到视频的球友,能够在视频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客观的建议和意
  • 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谈训练观念与技术教学 乒乓球训练不能单纯的看成是技术训练的过程,不能只重视技术的教学,搞“唯技术论”,而要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贯穿一条基本的原则,通俗的讲,就是要让参训的对象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讲解动作要领,明确动作概念
    6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 3
    关于迎前问题——所谓“迎前”是针对击球时“等球”的现象而提出的改进办法。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等球是指击球过程中身体或动作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与球的运行对接起来,出现脱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动员身体主动参与运动不够,还没有掌握击球的基本规律和特定的节奏、节律要求。对业余球手来说,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
    5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5
    Top1 chic 吉祥大姐力胜陈辉,美女刘瑛笑傲群雄                  246次阅读 Top2 杨非 【置精】北京有个喜洋洋,这里打球玩的更爽~    234次阅读 Top3 醉爱乒乓 宝顺大帝       &n
  • 1
    温故而知新,博闻方强识近几日清理资料,翻出了国家乒乓球女一队1993年冬训的计划。这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全国乒乓球高级教练员研讨会,并以会代训,时间是1个月,主要任务是观摩国家乒乓球队的训练,对国家队的训练提出建议或意见,协助国家队进行冬训,并就训练中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和研究,同时,由国家队的教练主讲,让参加研讨会
    7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11
    学会用上旋球制服对方业余球手在比赛中往往喜欢通过下旋球来控制对方,实际上,如果在下旋球不能控制对方的时候,不妨改用上旋球,说不定会取得意想不到效果。我曾写过一篇《高手怕短,低手怕转》的文章,意思是说高水平的选手是不怕下旋球的,他们之间的较量除了上旋球的相持之外,就是接发球之间摆短后的争夺。而对于业余球手来说,胜负主要
 2401 1 ...222223224225226... 241     直接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