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中科院奥运村乒乓球俱乐部

  • 5

    谈谈我目前的配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听到高手说,技术占七分,器材占三分,所以挑一个好的器材,也是相当关键。一年前,在网上连续看了好几天网友评价,终于敲定一套配置,底板Yasaka YE,正手套胶天极2,反手Donic F1,共花费428+81+175=684元。本人一周打2-3次球,一个月出去打至少一次公开的积分赛,不知不觉中用了一年多,我也来介绍下它们的性能。 Yasak
    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7
    六月一号,儿童节,早上七点半爬起来,吃完饭坐公交转地铁赶往地铁国展站,目的就是看乒乓球装备,据说来了很多厂商并且还有活动。一出地铁口,国际展览馆东门已经排了老长的队伍,然后转战南门,果然没啥人,直接就能进,嘿嘿!换好门票,直奔Stiga的活动地点,报名参加了“轮椅乒乓赛”,看到了华鼎有名的转转等人在负责报名工作。规则如下图: 十点
    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5月31号,傍晚吃完饭,就上公交,前往自动化所,一路上那个堵啊,特别是五道口,公交车龟速前进!还有,看到了壮观的“全宇宙中心”五道口地铁排队的场景,仿佛电影生化危机慢慢移动的僵尸群!咳,北京的交通。。。。如果自动化所在我们所附近就好了,本来六七点的时候就犯困,这一路上又得折腾近一个小时 。话说,等我们所桌子够多了,等我有时间和精力的
    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7
    去 年 4 月,我们球队有幸打进了中科院“科苑杯”团体赛前八名,今年作为种子球队,非常遗憾小组第三没有出现,但依然打出了自己的水平,没有大的失误,经验上更加的丰富,加深了自我的认识,以及制定了来年的训练计划。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提前数星期进行训练,说是训练,也就是球队内部几个经常打球的队员自觉组织起来练练接发球和
  • 8
    从今年3月注册开球网以来,一共参加了9次比赛了,基本上是一月一次吧。 不知道哪位球友参加的比赛活动场次最多呢?
  • 1
    男单决赛,两名中国运动员会师决赛。一边是新科世界冠军张继科,另一边是老队员王皓,就两人的实力而言,反手拧拉对直板横打,张继科占有绝对优势。 比赛开始,张继科看似进入状态慢,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清楚该怎么打赢王皓。10:6拿到4个赛点,居然全部浪费,而且在10分之前,张继科的逆旋转发王皓正手,总共发了4个,全部不得分。换成业余运动员,同
    8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
        中午没睡觉,一到晚上就没精神,打完球回来,极困无比。     说说晚上的比赛,今天是我恢复直板的第一战,总的来说,输球在情理之中,抽了个烂签,小组我积分最低,结果是自然就是垫底出局。总结失败的经验, 1,直拍横打的时候注意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撑起来,顶住反面胶皮,大拇指和食指往下扣,该推的推,该拉的
  • 4
        从野球打起,无门无派,首先接触是直板,具体记不得从几岁开始打球,凭着兴趣,拿着729的成品拍断断续续打了有十余年了,打到觉得水平到了一定的瓶颈,于是乎去年换了横板玩玩,还在网上搜了好几天选好了胶皮和底板。这一年,从实战的效果来看,横板输多赢少,一直在想怎么提高,但收效甚微,应球友刘洋的要求,今天突然试了直板,居
  • 1
        自动化所一役,打得够臭的,主要还是自己状态不好,不该输的都输了,三局两胜的赛制,需要很快的进入状态,而我属于慢热型,需要改进。自动化一役,第一次碰到长胶,很不适应,但今天第二次碰到,已经熟悉很多了,一定不能按照和正胶的打法打,该快的快,该拉的拉。     今天坐了一个小时地铁,中午十二点到体总,等
  • 12
        代表所里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科苑杯比赛,因此知道了开球网。平时也愁没有高手学习,所以决定从今以后报名参加各种俱乐部的比赛,一来可以提高技术,二来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两全其美啊。兴美是我的第一站,认识了小司,张颖奇,财神,徐徐进步,刘龙,朱平,周易等人,家门口比赛,两胜三负,获得B组殿军,虽然没达到预期,但是坚信以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