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想我得癌症,好名正言顺打球,谁知道一语成箴,我弟弟得了癌症。 现在我无心打球,只希望我弟弟快好起来,真想那病生在我身上。 为此,这里我也不会常来了,不过有机会还会跟大家交流的。 希望大家都球技高涨,身体健康!
-
马路上的拥堵,公交地铁里的拥挤,街道里的争抢加塞;小区内的狗粪,随处可见的地锁;愤怒的对峙,谁都觉得别人欠自己的情绪,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都啊!你的精神是什么?是唯利是图的“经济精神”吗?还是尔虞我诈的“利己精神”?这绝非牢骚,我们完全可以感受一下祖国的其他城市。
-
此次比赛4胜5负,发挥一般,与水平高一些的选手比赛确实能学到东西,发现不足。 1、与50后接发球,判断球的长度比实际总是差一点对不上点,用出台球动作打半出台球,又不盯球,连续失误; 2、与笨笨龙比赛,接明显上旋连续出界,没有调整拍形; 3、陈宏比赛,发到我正手的上旋球有点拱,没有及时调整站位、把注意力放在长球上,击球动作没有做
-
看了老武在他的QQ上的一篇文章,写得颇好,有一点“伪文豪”的味道了,转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12年又过去到四月份了,我来广州也整整四年了。从刚开始的排斥,反感,到慢慢的适应,融入,到喜欢上广州这个城市,用了四年,估计我的适应
-
我这个人,是偶尔会有一些奇思妙想的(当然,许多人会觉得是胡思乱想)。这不,我又有一个怪想法了。 本届世乒赛,中国队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夺冠毫无悬念了。当一个比赛到了毫无悬念的时候,这个比赛还有意思吗?难怪许多球友说
-
世乒赛的7个奖杯的名字,刚刚搞清楚: 男子团体冠军杯——斯韦思林杯:1926年12月,在首任国际乒联主席伊沃·蒙塔古的母亲斯韦思林夫人 (swaythling) 的图书馆举行了第一次国际乒联全体会议,此次锦标赛的赞助人,斯韦思林夫人捐赠了一只大
-
前三板漫谈(之二)前三板技术与战术是目前世界乒坛主流打法的主要特征,这是众所周知的。比赛中前三板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比赛的结局,这也毫不奇怪。问题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中国选手的前三板一直都能保持着领先的趋势,而凸显出自己的优势?是不是国外的选手对前三板的认识不如我们,还是我们掌握前三板技术的灵性就一定会比国外选
-
前三板漫谈(之一)什么叫做“前三板”,前三板包含着一些什么因素,是我想说的两个的问题。什么叫做 “前三板”?“前三板”是指从发球开始计算,双方合起来的第三次击球,称“前三板”。从这里可以看出,前三板主要是针对发球一方的队员而言,对发球一方的队员来说,前三板就是指包括发球和发球后的第一次击球;对接发球一方的队员来说,前三板实
-
关于接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抢攻战术是乒乓球战术中的重要战术。之所以说它重要,第一是接发球机会所占的比例刚好是比赛的一半,达到了50%;第二是通过采用接发球抢攻可以先发制人,使被动转变为主动,而且具有很大威慑性、破坏性和威胁性。尤其是在发球质量不是很高的业余界来说,如果树立接发球抢攻的意识,学会接发球抢攻的方法,掌握接发
-
业余球手提高球技的捷径—套路球练习我在思忖,球迷朋友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即不能象专门训练那样反复的对技术进行系统的、不间断的强化训练,也不能脱离乒乓球运动的实际,那么,应该采用怎么样的途径和方法?从在键盘上打字,我生发出联想。我的电脑打字没经过专门的训练,完全是走的一条捷径,就凭自己的拼音水平,不学五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