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乐俱乐部练球有感(4)
已有 410 次阅读 2013-02-02 09:14在康乐俱乐部练球有感(4)
任立平 2013-2-2
主练与陪练的辩证关系
“主练”就是主要练习者,教练更加关注、点拨的多一些:教练经常为其喂多球,有时会手把手地教,技术水平提高很快,那是很自然地。但请教练,可是要花银子滴呀!
“陪练”主要任务就是陪着“主练”练,即根据教练的训练要求,送出相应路线、旋转、速度的球。但陪练在陪好主练的同时,能不能再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呢?
答案是肯定的。具体做法有:在教练点拨主练方时,多听听;在做示范动作时,多观察;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多问问;在陪好主练方的同时,多动动心思。
比如在练习正手对攻时,如前文所述,老赵有翻肘的毛病,在教练的点拨下不断修正,这时我的正手攻球就适当发力,送到其较舒服的位置;随着老赵水平不断提高,击球力量不断加大,这时我就在借力中发点力。练的是同一落点不同的发力或同一线路不同时期的发力:都是正手攻,我可以根据赵检的回球情况,打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即在走动中进攻,不仅练了手法而且练了步法。总之是“死球活练”,同时还要尽量把球回到主练方身前右臂前方,以保证其的训练质量。
在练习反手对拨时 ,如前文所述,老赵反手出球带点侧旋,开始时我不太适应,感觉对不上点,回球总是偏高。然后做了相应调整,等球稍微拐弯了再去击球,回球质量有所提高。这样做到了对方变化,自己调整适应,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在反手练习中,作为陪练方尽量回球到其反手位,而老赵作为主练方回球是任意的,到了反手用反手回,到了正手用正手回,自己就当是练正反手摆速了。
在练习反手对搓时,练过球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两个人都不会搓球,会越搓越高。这时我就有意识搓低弧线。到后来我们就约定:在双方连续搓三板之后,机会合适可以用反手起板。
说到反手起下旋,老赵的水平较高,他的反手很有感觉,拍型较立,一挥就有。教练在给他发多球时就说:“老赵的反手不怕下旋,很随意地就能起来。”如前文所述,我的反手就有些压拍,又挺肚子又转腰,很费劲地把球拽起来,所以要向老赵学习,反手起下旋时,记住把拍型立起来。
在训练正手起下旋时,作为陪练方,经常要为主练方发多球:即站在自己台面网前左侧发多球,主练方舒服了,但作为陪练方实战作用不大。于是开动脑筋,改进发多球的方法:站在自己的反手底线位,从左手落下一个球,等在台面跳起,别太高,右手用反手劈长到对方的正手底线,主练方能很舒服地起弧圈球,然后自己并步向右移动用正手快带回击弧圈球。这样既保证了老赵的正手起下旋的训练要求,同时自己也练习了反手劈长及正手快带技术。(此招还是人家徐馆长点拨的)
以此类推,让老赵站在侧身位练习起下旋技术,自己站在反手位用反手劈斜线长球到其侧身位,待其起下旋后用反手快带回球。练习反手回击弧圈球的技术。
“练为战”:下午六点待教练走后,我们就进入自由练习阶段。这时就要有意识地使用所学的新技术。比如反手发一个测下短球到赵检的中路,待其回搓后就用反手起下旋回击。即平时的练习要以实战要求为指导进行练习。把自己所学的新技术揉进自己的战术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