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初学者打球都是自顾自的在打,回球只考虑自己的技术是否到位,而很容易忽略对手是如何回球的,这样就导致某些球友偶尔会感慨为什么平时练球时水平不如自己的人在比赛时却一直赢不了的困惑。其实很简单,即使你的各项技术水平都达标了,但是如果不尊重对手的回球,上旋下旋不顾,只用自己想当然的手法去接,那失误就在所难免了,对手给你来
-
横板握拍看似简单,要想握好其实不容易。正反手击球有着细微的差别,如果握拍不舒服将大大影响你的手感。横板握拍的两种转换方式,初学者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就能掌握。 1.发球后的握拍 发球的握拍要将拍柄尾端避开手腕,才能增加手腕的弯曲度,使发球更转。做到这点就够了。因此,转换过程中,拇指、食指与虎口是固定不动的,发球
-
建议: 1、首先把自己的搓球研究一下,是不是你的搓球不太转。如果你的搓球比较转的话,对方回过来的球就有可能减低旋转,你上手就会比较容易。如果你搓球总是不转,而对手搓球比你转的话,回过来的球就比较转,而你又没有很好的掌握打下旋的技术,那你上手就会下网的球多。 2、改进拉球或攻球的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转自
-
发球和接发球,是打好乒乓球的首要技能。不管是发球方仍是接发球方,都是榜首板球。如果头一板球处置欠好,你的其它技能再好也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练好发球和接发球,是每个乒乓球爱好者的重中之重。时下专业选手们多以台内拧的办法接发球,其先进性毋庸置疑,可是除了拧之外,接球的办法还有许多。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十六种:搓、托、推、
-
1.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 (1)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 (2)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2.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
-
1.放松: 除了放松,手要把前臂跟上臂的夹角打开.不用一定要很直,但是夹角一定要够,至少150度,我个人下拉重下旋时 手臂几乎是打直的,这样小臂收缩的空间才会足够。 2.引拍位置: 我看很多球友在起重下旋引拍还是太高了,应该是把拍子放低到膝盖以下的高度--引拍位置太高,不利于往上发力.不可以把拍子甩到屁股后面来引拍-- 引拍
-
我步入乒坛三年来的宗旨是多练功少比赛,实际上多半时间是只练功不比赛。但是,由于与球友在性格上与我合得来,每当他来球馆的时候就非得叫我无奈地与之比赛,断断续续一打就是三年,这完全是个例外。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每当我将他打到远台之后他就放高球,一个比一个高,而且很多都超过了我的头顶,没办法我只好抡圆了手臂奋力扣杀
-
乒乓球运动中,横拍选手以其两面连续进攻能给对方以较大的防守压力,所以横拍选手一旦能够在较好的拉正手弧圈球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反手弧圈球技术,那么横拍的优势将得到加强。 反手拉球的困难之处就在于寻找合适的击球点,因为由于受身体结构的限制,我们在选择反手击球点时空间受到了限制(相对于正手拉球),可以调节的空间就相当
-
单纯运用手腕就能攻球、拉球、切球、拧拉、挑打等技术动作,只是由于单纯运用手腕击球力量不够,威胁也不够,所以手腕的运动只能是作为打球时身体运动的一种辅助。只是这种辅助到了我们习练拉球阶段,变得特别重要,是我们拉球转与不转,暴与不暴,威胁大与不大的一个关键因素。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我们拉上旋球时,如果
-
如果说正手近台攻和反手拨是乒乓球运动所有单项技术之基础,那么侧身攻拉就是乒乓球运动战术组合的基础。 发球抢攻、抢拉需要侧身攻拉技术,接对方搓过来的球抢攻、抢拉需要侧身攻拉技术,接对方拧过来、挑过来、推拨过来的球抢攻抢拉同样需要侧身攻拉技术,如果把每一个回球都当作一次侧身攻拉,如果把侧身攻拉技术能够掌握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乒乓球发球技术八大注意事项[基础篇]](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23/2310012947c1bfa66c4091.jpg)

![乒乓球高球低打战术[原创实战解码]](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22/22140211b5776d15759803.jpg)
![乒乓球横拍反手弧圈球技术解码[最新攻略]](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22/22101614d2825d3f00095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