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把球发的转、发的急、发的有威胁,需要瞬间爆发力;想把来球搓、削的转,搓、削的有威胁,需要瞬间爆发力;想把来球弹的快,弹的突然,弹的有威胁,需要瞬间爆发力;想把来球拧、挑、拉的既暴又冲,同样需要瞬间爆发力。可以说瞬间爆发力在乒乓球运动中无处不在,可以说乒乓球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瞬间爆发力发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暴的过程。
-
作为业余球友,基本动作学的差不多了,主要是指正反手攻球,搓球,起下旋,拉前冲,拉加转;反手的拨,拉,快撕,拧拉,正手的挑这些技术要领会了后,就要边打边练,真正的涨球要通过比赛把各种技术串联起来。今天,讨论一下等球。 一、为什么要等球或等球的重要性 刚开始上台打比赛,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拿人的动作,尤其是受视频上顶级选手你
-
削球选手在使用反手长胶时的两种乒乓球技术---“磕”和“刺”。 “反手磕”通常在应对上旋球或不太旋的下旋时使用。由于长胶胶粒的特性,磕过去的球能够卸掉对方来球的力量,而且带有一定的下旋。质量高的话出球可以不出台,给人感觉“不往前走”。击球时力争抓住来球弹起的最高点,同时要注意身体重心,手腕以及拍形
-
我们都知道,积极上手,才能争取主动,业余选手,有时积极上手,可能就直接得分了。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业余选手,比赛中,稍一手紧,发球就出台,这是很正常的,而且很多是半出台球,拉好半出台球,为自己争取主动上手机会,也是我们业余球友们必备的技术。 也和一些教练交流过,很多小学员初学弧圈就从半出台练起,因为不容易借力,训练他们主动发
-
经常看到球友们谈论一个关于“收小臂”的话题:“如何收小臂”、“收小臂有什么作用”等等。其实个人觉得这是在某个动作体系中的一个自然动作,只要动作基本框架做对了、前面的动作做到了,收小臂就像走路时自然迈脚、吃饭时自然咀嚼一个道理,不需要刻意去想这个动作甚至是去研究的程度。虽然在自己的实际练习过程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
弧圈球问世已有20年了。它先以强烈的“上旋”面目出观,一改往日旋转要素中“下旋”称雄的局面,并将乒乓球“旋转”与“速度”的抗衡推向了新的高度。随后,在空中左右横飞的侧旋弧圈球和落台后两侧偏拐的顺(逆)旋弧圈球相继诞生,丰富了弧圈球的旋转种类,提高了弧圈球的威力,使得弧圈球成为运动员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之一。
-
弧圈球,做为乒乓球的高级技术之一,会与不会冲拉下旋是区分乒乓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性技术之一。任何乒乓球选手,或是业余爱好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基本技术训练后,都会追求正手有一板非常过硬的弧圈技术,以丰富自己的进攻体系。 一、下降期拉前冲弧圈球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科书上一般认为前冲弧圈球的击球时期是来球的高
-
业余球友的反手大多强于正手,原因有二:其一,反手更贴近身体,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其二,业余学球,正手弧圈球的练习顺序不对,导致包容性不强。由正手攻转入弧圈直至全部掌握并应用于实战中,会经历攻→粘→挂→撞→压等内容既相关联又层次递增地五个环节。 攻 由平挡、加减力挡打下基础以后会进入正手攻的技术训练,正手攻中包含
-
对横拍的握拍,尽管书籍和教学视频中有很多的说明,但却没有说到检验是否合适的方法或原则,这就使得很多的爱好者依然存有疑惑,所以知道一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挥拍流畅的原则 我们在正反两面挥拍击球的时候,发力必须是流畅的,如果有滞碍感,那么握拍就有问题(这里不涉及动作和发力方法不正确),就必须进行调整
-
1、什么球能用长胶攻? 理论上说,长胶正手可以攻击任何旋转,包括不转的来球。在实战中,多用正手长胶面攻击对方搓过来的不是十分下旋的球以及拱后或撇后对方架过来的不转或略带上旋的球。 2、长胶攻球的拍型? 攻球时的拍型以垂直为基准,可根据来球的旋转略做调节。如来球的下旋比较强,则可稍再后仰一点;如来球为不转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浅谈乒乓球等球的技巧及重要性[球友心得]](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04/041533047aaee0d77b8678.jpg)
![反手削球如何"磕",有哪些要点[图文教学]](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04/0415220298014945278880.jpg)
![[球友心得]浅谈横板抢拉半出台技术实战应用](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04/0415110355dda87d919500.jpg)
![[心得体会]浅谈小臂"三收",如何收小臂](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200103/031406164497ac550e144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