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好弧圈球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挡接 挡接分为反手挡和正手挡。反手挡时,站位稍向右倾斜,左脚稍前,右脚稍后,球拍置于胸腹交接处。当来球过网时,手臂稍向前伸,在球落台反弹的上升后期接触球的后中上部,根据来球旋转强度调整板形的前倾角度,一般情况下,接加转弧圈球的前倾角度要比接前冲弧圈球时大一些。在正手挡弧圈球时,站
-
Q: 有的球表面是不转,可却是下旋,要不就是下旋,动作和上一个一样,要不发个不转球,就像下旋,一搓就高了,真贼了,请问一下,像这些迷惑人的球如何判断? A:对症下** 要想接好这种有假动作的发球,首先要盯对手动作,努力看清他是怎么摩擦球的,是切球底部了,还是碰球多了,如果看清了就要用脑子记下来。(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
-
第一、击球点 击球点,这个大家的看法是没有错的,在球的高点,还有下降期,都是拉球的好时机,这个就不多说了,点自己去掌握。 第二、这个是重点,关于集中发力的问题 因为很多爱好者的弧圈动作是根据国手比赛的录像去模仿,这样你们只看到了皮毛,最关键的东西是看不到的,并且因为是比赛,很多动作都是非常规的,也很难模仿的
-
学好乒乓球主要发球抢攻战术从5点出发。而且这五点战术打法,也是我们经常所见识到的,也许练习起来会更容易些。反手发侧上、下旋长、短球至对方中间偏右近网处,配合发大角长球伺机抢攻这是横拍两面拉弧圈和直拍快攻打法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8553.html) 具体运用如下: 无论是直横握
-
原因也很简单,手臂力量用太多,身体没有前迎,尤其是右肩,右肩跟大臂的关系息息相关。(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8552.html) 腿腰没带动右肩没前迎,身体力量没传达到手臂,想发大力只好靠手臂自发力量,这样一来,手臂往前上发力,身体就必须承受一个往后下的 "反作用力",造成身体重心后仰。
-
如果在相持中对方还能快拱,就是类似小弧圈,即使是快拨、快挡也是普通上旋球。(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8498.html) 李指导曾经在教学时说过,反手先是迎前,然后挥动。你球往往出界,我的理解是你一想发力就是纯粹的往前,李指导说的特别精确,你往前多肯定出界,你要在迎前之后往右前方发力,这样你的右胯、
-
对方搓下旋过来,发力搓的部位只有前臂和手腕,理论上,你只需用前臂加手腕的力量,便可以将球拉起来,拉不起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向上磨球的速度太低 速度太低主要是加速不足,由引拍到触球之间的距离,是加速的距离,如果太短,便会出现加速不足现象,侧身拉最易出现侧身太慢,让身不足,造成发力困难,再加上加速的距离太短,便拉不
-
关于马龙的一组技战术,他在这组中的控制更加主动,以攻代守,抓住了对方发球的漏洞,积极上手,抑制对方进攻的同时,也从容获得了战机。 马龙的先正后反技战术:对半出台要准备充分 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中,发球出台是非常致命的,它意味着发球方会丧失主动权,而接发球方想要抢拉半出台球,也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首先是意识上,如果
-
一个地地道道的乒乓球业余爱好者,从来没有经过什么正规训练,从前也是一个不会拉弧圈球的,我球龄也不过是将近五年吧,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学会了拉弧圈球,这也多亏乒坛绅士,为什么这样说呢?他曾经劝过我,要我学会拉弧圈球,我当时就根本不想学,没有必要学拉弧圈球,后来是乒坛绅士开始练直拍横打,而且他的直拍横打已经练得还比较熟练了,我当
-
作为中国乒乓球的后备军,国家青年队(国家二队)一直承载着国球未来的希望。在这个集体中,来自全国各省市队的优秀青少年为了梦想勤加苦练,以厚积薄发。 使用心得: 1、发侧上旋时,球拍要接触球的侧面偏顶部一些,利用手腕充分摩擦。出手日寸手臂可以送得长一点,让球能够更“顶”。(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836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关于拉弧圈的两大误区[新手必备]](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0513/132116500e42a66dfd954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