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对手发球常以下旋球为主,并且多为远台球为主,近网球较少。但下旋的程度并非一样,有的旋转强,有的弱。造成接球力度拍型不易控制,要么回球触网,要么回球过高遭到对手痛打,很难有高质量的回球,的确使人很纠结。 很显然这就是一个判断对手发球的旋转程度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对手发球到底转还是不转,这也是个
-
攻球是乒乓的重要基础,重点不是它在实际比赛之中有没有用处,而是球友应该通过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练习中,找到正确的发力习惯,打出节奏,讲求动作的协调性,对于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可以加以控制进而得以发挥。 引拍到击球间的前臂动作 一定要有 一伸一缩 的角度变化。小臂收缩是攻球的入门基础,有太多业余朋友都只是靠着肘关节往
-
张继科的霸王拧,樊振东的将军拔剑,是男子横拍侧拧技术的优秀代表。女子选手的侧拧技术,也自有一番天地。 一般来说,当来球的旋转带有下旋侧下旋,到己方台内的时候,把球拧挑起来之后,进行相持。侧拧台内球技术,符合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全台进攻,没有死角;全台立体化的进攻,得以实现。(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6025
-
攻技术决定了你的水平,通常来说它属于“前三板”环节。抢攻是矛,台内控制是盾,手里有矛有盾,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业余高手。 不知谁发明的“抢攻”这个词,形容的非常到位。抢攻,就是你来我往过程中,其中一方抓住机会抢先进攻。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抓住机会”,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无论什么球都去进攻,那不叫抢攻,那叫强攻。(转自
-
回球的落点和节奏富有变化,让对手始终处于在移动中击球,那是脑子好用,用脑袋打球的体现,学会用脑袋打球,学会变化落点和节奏,涨球真的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比如发球,如果你会转与不转,侧上、侧下,钩式发球,逆旋转发球,砍式发球,高抛发球,反手发球等9种不同旋转类型的发球,如果你能把每一种类型的发球都能用一个近乎一样的动作
-
很多专业比赛中,运动员在准备接发球时,往往重心非常低,低的根本无法移动,而在对方抛起后到准备击球瞬间,即立即上浮重心,准备接球。他们为什么盯球时重心压那么低?而且多了一个上浮重心的动作。这是为什么?(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5671.html) 只所以压那么低,是为了盯球。盯对方在触球瞬间的击球高度,只有这个位
-
首先要说的是,攻球在实战中几乎用不上,为什么呢? 一是攻球以击打为主,适于来球不太转的上旋。而实战中对手会拼命的施加旋转,你必须也得通过旋转去抵消旋转,否则会吃旋转。(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5670.html)  
-
在帝国汗牛充栋的汉字中,“拧”无疑是最具神彩、最形象的之一,你看“拧麻花”、“拧螺丝”,一个“拧”字形神兼备,神韵迭出,怎一个精彩了得。 当然,体现“拧”字神彩的还有很多,比如乒乓球之中的“拧拉”。近年来,反手拧拉技术独领风骚,唯有缺憾的是拧拉技术发现者的名头归了捷克人科贝儿,但正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谁能说这种缺憾
-
正手攻球,他的范畴还是很广的,所以稍专业点的书籍都先介绍正手快攻,我这里,也只就正手快攻,正手中台攻球,正手弧圈球,几项技术,谈谈对前臂内旋的认识。 也曾纠结过,是叫手内旋?还是手腕内旋?还是前臂内旋?正常做这个动作时,当然是三者一起动,后来自己感觉,好像一般叫前臂内旋的居多,而且初学者对手腕控制不好,所以叫前臂内旋还不容易误
-
乒乓球运动中,手腕的运用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其动作幅度较小,变化隐蔽等特点,在实战中是否能运用好手腕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手腕动作的几个术语: 1、吊腕:正手进攻的时候,一般手腕应该稍微紧张一点,但基本和手臂是在一条线上的,如果你太放松了以致于手腕向下垂着,那么这就叫做吊腕。(转自:http://www.vero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浅谈正手攻球前臂内旋[心得体会]](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0731/3110392540a0847983498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