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口诀 口诀不能罗万象,仅把要点来提供,速度旋转多变化,有赖触类能旁通。 二、准备姿势 立足肩宽微提踵,屈膝弯腰莫挺胸,拍置腹前眼注视,准备移动体放松。 三、发球 伸掌抛球向上空,球落击法有多种,上下侧旋擦球面,长短轻急力不同。(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12762.html)
-
所谓“迎前”是针对击球时“等球”的现象而提出的改进办法。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等球是指击球过程中身体或动作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与球的运行对接起来,出现脱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动员身体主动参与运动不够,还没有掌握击球的基本规律和特定的节奏、节律要求。对业余球手来说,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而又缺乏实践体验
-
在击球过程中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让重心在两脚间转移,正手击球时重心先偏右脚,然后向左脚转移,反手击球时重心先在左脚然后向右脚转移,在重心交换的过程中转腰击球,同时在左右移动中主要以并步的调整为主,击球时保持这种重心交换更有利于提高稳定性,提高击球的命中率。(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12666.html)
-
我们乒乓球当然你正反手技术均衡是最好的,只是说反手想运用的和正手一样娴熟,一样有那么高上台率很难,往往反手它是在近台用的多一些,中近台进行相持包括起板可能反手用的多一点。 但是到了中远台反手的稳定性就会大不如正手,因为毕竟正手可以向右侧打开的较多一些,并且可以跟随腰部进行转动,利用腰髋的转动来带动手臂进行挥
-
一、对发球的判断: 接发球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2、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3、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观察
-
发球是乒乓球运动当中唯一不用顾及对方的来球、可以将球打到对方球台随意位置的技术。 发球质量高,便可以将球打到对方出其不意的位置,使对方击球的动作变形,这样的话第三板就可以向对方发起进攻。发球技术的好坏,有时还会直接关乎比赛的胜负。好的发球技术是打好乒乓球的第一步。 1.下旋球 下旋球可以说是最
-
乒乓球球速快,带旋转,力量,落点变化又多,这些都需要系统训练才能形成条件反射。作为成年人,业余学习乒乓球,没有专业队员那样的时间和训练条件,在下决心学球并且基本动作初步掌握后,步法,预判,组合衔接等环节也要细细地练习。 一、喜欢上乒乓球后必须要明白乒乓球学习没有捷径,就是个功夫,练一月和练一年成效绝对不一样,每天打二千
-
按照传统攻势打法,接下旋长球,要适当远离球台,接球时身体重X要降低,要在台下接球。 球在正手(右手持拍)时,双脚要向右移动。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肩要向右转,转到右肩的正前方。右脚蹬地,以右胯为轴,以右手大小臂和胯部以上的上半身为力臂,将球提拉起来,送到对方正手大角。(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12454.html)
-
12点: 为顶部,此时拍面与地面平行(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呈0°水平。由于击打球顶部的情况在乒乓球运动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所以不作为讨论和研究。 12-1点: 为上部,此时拍面向前倾斜,呈0-30°。其实理论上而言,上部应该是一个统称,12-3点之间应该都属于上半部分(上部),但是上部也可以理解为接近球顶部的位置,如果对这个部位范围
-
1、乒乓球球感练习 这虽然是专业队员第一次踏上球台舞台的必修课,但是也是业余打球的朋友必不可少的练习,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很认真,但是要熟悉用球拍颠球,对着墙托球这些简单的训练。这些练习可以使您熟悉球性,练习两眼盯球的感觉。 2、乒乓球陪练练习 有条件的爱好者一定要请个专业教练来指导自己,一是规范动作,二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