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乒乓球的握拍打法,除了横拍就是直拍。直拍打法也叫直板打法,而且在业余中发展很多朋友都是选择直板打法相应多。掌握乒乓球直板打法接发球训练要领,发现业余中很多选手打法相当的不错,水平甚至可以赶得上国手级。 乒乓球比赛首先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每局比赛双方接发球的机会与发球大致相同,约有15-20次左右。比赛
-
自从直拍横打技术问世后,如何处理反手横打与推挡的关系便应运而生。 直拍横打的优势在于它解决了直拍反手进攻的问题,目前采取直拍横打的选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王皓模式,即直拍反手全部采取横打不用推挡;另一种是目前绝大部分采取左推右攻加直拍横打的选手,即横打与推挡相结合,马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暂且称做马琳模式。(转自:ht
-
直板正手攻球初学难度是相当大的,难到什么程度,可以这样比较一下,同样是初次打乒乓球,同样的身体条件和智力条件,那么掌握直板正手攻球技术要比掌握横板正手攻球技术至少需要多用十个课时的时间。 直板正手攻难以掌握的最主要原因,是直板正手攻球的板形太不容易固定,太多初学者所犯的最多的毛病,或者说出现的最多问题就是出现
-
到底如何发力才能拉好弧圈球呢?这里面是有学问的,也就是拉球发力的技巧问题。下面做三个实验来进一步说明上述问题: 实验一: 在桌上放一纸条,纸上放一个乒乓球,纸的另一端用手拉紧,这时,若用尺子垂直方向猛力敲击纸条,使纸条的平移速度极快而造成打滑,则可看到球落在桌子上,不转也不动。(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
-
搓球能够直接反映出你的整体技术水平,对旋转的理解、对落点的控制等等。但是很多业余球友,搓球不过关,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反之,有一手过硬的搓球,在同级别球友中,就占很大的便宜了。业余高手凭借一手“铁搓”便可退敌过半,这并不是扯淡。 先不说搓球动作的好与坏,一些看似基本却非常关键的细节,却有太多人没有做到。
-
日本乒乓球队发明了弧圈球打法,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特点是既有强大的攻击力又有很强的稳定性。那么业余选手如何拉好弧圈球呢? 一、板形的控制 良好的握板方法是拉好弧圈球的基础,直拍不能吊拍,手腕与前臂成一直线,拍形略向前倾。拍后三指略弯曲,中指、无名指顶住球拍,以中指为主。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为自己的握拍所困
-
不少球友在乒乓球比赛视频中看到球员在发球后,球往回跳,如果你遇到这种球,你接得到吗? 为何要发回跳的球 发出回跳球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比赛中戏耍对手然后得分,而是来加强自身手上驾驭球的能力,锻炼对球的空间感控制,对球的力量以及摩擦的感觉,发回跳球对于球的第一跳的落点有着严格的要求,稍微偏差,球都不可能回本方球
-
现在很多业余球迷都在潜心琢磨拉球发力的问题,追求的越来越细,但还是找不到手感。其实在练球过程中,只要记住一般的发力方法,认真去练习就可以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务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然后你只要明白,第一点一定要扭腰,第二点一定要摆臂,第三点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动作。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发一定要在同时完成。
-
正确的攻球技术只有一个,但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却有数十种,正手攻球即近台快攻,以攻不旋和上旋为主。为什么专业队队员为什么都从攻球学起,攻球与弧圈动作相通,那么产生的问题也是相通的,想真的练好弧圈? 从攻球学起吧。 易犯错误如下: 1、站位错误 初学者往往容易平行站位或前后站位,加之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拍面角度,攻
-
搓球力量的来源我们知道,搓球靠摩擦,但是摩擦的力量是与压力正相关的,没有撞击就没有摩擦,要想摩擦的力量大,就必须要撞击,在允许的范围内,撞击的力量越大越好。 一、旋转的原理旋转的原理是一个物理知识,这里略去论证只说结论: 1.偏离轴心的力量越大,旋转越强。 2.力量偏离旋转轴越远,旋转越强。 3.力量施加的时间越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