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乒乓业余爱好者模仿国手、高手的动作学得有模有样,但实际上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总结来说,有三个比较突出的普遍问题。 一、翻手腕 除了发球和挑打比较下旋的球,手腕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主动发力。要打得着球,要学会用步法调整身体重心去迎着球打,而不是用手去够球。(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95876.htm
-
发球还原的方式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再微向后退一小步; 第二种是右脚向右迈一步,再用左右脚垫一步同时着地;(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95835.html) 第三种是右脚向右迈一步,在迈的过程中,左脚同时向后蹬退一小步,左右脚再同时落地。国手中王励勤的发球采用了第三种方式
-
发好转与不转发球有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有一手很转的下旋。如果你的下旋不够转,对付你的转与不转发球只要采用拍型稍前倾的方式搓过去就可以轻松应付了,没有一手强烈的下旋球你的不转球的威力就无法体现出来。只有你的下旋够转,逼迫对手只有采取后仰拍型发力搓过来,那么等你用相同的动作发出不转球后,你就等
-
协调发力,对于业余很多球友来说,真是个难题,很多人在执著追求着,希望能尽快地改进自己的发力方式,有的研究大、小臂如何发力,有的在研究腰、髋如何发力,有的在研究脚、腿如何发力,有的在研究腕、指如何发力,更多的人在研究重心怎么加力。结果是练了手忘了腿,练了腿忘了腰,练了腰又忘了手。力是发出来了,但球还是没涨。 小编最近一
-
1.力量在不同打法中运用的要点 对于快攻打发的人而言,力量的发挥主要是为了使球获得更加快的飞行速度,发挥快和狠的技术特点;对于弧圈打法的人力量发挥主是为了加大球的旋转程度,发挥转和狠的技术特点。 2.加大力量的操作方法 (1)击球前,必须及时移动步伐,抢占有利的击球位置.进可能使身体与击球点保持一定的加速
-
小编个人不太主张过于关注“引拍”,其原因是:过于把注意力放在“引拍”上,容易忽略身体重心的作用,进而出现大家常说的“拉手”或“拉肘”现象。 那么,“引拍”就真的不重要吗?(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95731.html) 当然重要,但这个重要性不是体现在什么往哪个方向引,甚至引拍要有多大“角度”等等。
-
一说到用手臂打球,就像见到洪水猛兽似的,因为大家都说要用身体、用腰打球,呵呵。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对球的处理,尤其是台内球的处理,小臂担负了主要的作用。有人之所以没认识到小臂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合理利用小臂的特点来处理球。(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95730.html) 小臂的特点是什么?就
-
一、简介 当我方在接发球摆短后,对方也会采用和接发球同样的方法。所以,掌握好这项技术对前三板的挣抢非常重要。 二、技术要领 这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拉下旋球一样,但在击球时间上有点区别,击球时间绝大部分都在球的下降前期。平时训练的站位和比赛中的站位有所不同。平时训练的站位重心可以稍偏右脚,在比赛中
-
为了提高击球速度,在击球时一方面是尽可能缩短还击来球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因此,在击球时应适当提早击球时间,尽可能降低回球弧线的曲度和缩短球的打出距离,而且还应加大击球力量。 亲身做过乒乓球练习的朋友都知道,当对方来球足够快时,不管我们如何准备和移动都是很难接好下一板球的。就是
-
对拍子的磕碰还是缘于爱护意识不强,动作不规范,有时候发“蛮力”造成了。器材只是个工具,再高级名贵的球拍也是为了打球用,有点点的磕碰也是在所难免,但如果每支球拍都是“伤痕累累”,那就要找找原因了。 首先还是要有爱护意识,球拍对于球员来说,就相当于战士手中的武器,不爱护是不行的,也就算不上一个有水平的球员。所以说,思想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乓乓发力指南,乓乓发力要诀[初学必读]](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1111/11142214ab3a292aff1888.jpg)

![乒乓球引拍需要注意些什么[心得体会]](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1111/111010340b3521c5042151.jpg)

![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入门攻略[新手必读]](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1110/10135509885aad8c70123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