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进攻为主的长胶打法以及所谓“长胶打法正胶化”是建立在有着相当的控制与防守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而并非指长胶打法除了进攻就是进攻,其实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乒乓球的控制与反控制是非常激烈的,双方都在为进攻对方而不遗余力,不管打什么胶都不可能每板球都是你的机会。就连“力量和速度世界第一”的王励勤也不可能缺少了高超
-
石川佳纯在接发球时主动发动,将球晃劈到了对方的反手位大角度,对方侧身抢拉,但由于被来球顶住,被迫将球挂上球台,石川佳纯抓住机会完成了一板漂亮的反拉。这套战术比较常见,但在女子比赛中,接发球能打到这么凶狠的程度,也是非常少见的。 石川佳纯的晃劈接反拉技术:劈长时加入晃动成分 这分球石川佳纯能够抢得先机完全依
-
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咱们业余球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心太高。 至于怎么去接加转弧圈,之前我们也专门讲解过,不外乎就是三句话:用板形来压旋转,用力量来抵消旋转,用击球时机来避开最强的旋转。(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4239.html) 业余球友很多都是,当对方拉过来的球比较高时,重心就容易随着球起来了。
-
很多人打长胶喜欢用单胶皮。确实,单胶触球后出手快,弧线平,球路怪,且下沉感强,不熟悉长胶的人难以抗衡。本人换打长胶后也试用过单胶,但用的时间很短,就改换贴有海绵的长胶了。为什么?这与本人打球的习惯有关。 未换长胶以前,我初学乒乓球时打过正胶,后打反胶,这倒不是个人战术的选择。而是没有条件选拍,碰到什么就用什么。打也
-
一般来说,造成拉下旋球下网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板面是闭着的(扣着的),只能摩擦球的上部或者顶部,是造成下网率高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必须把板面打开,拍面与台面的夹角是80度或者垂直为妥,不能前倾过大。利用板面调节法,是提高拉下旋球的上台率的措施之一。 2.手腕打开不够,也是下网率高的原因之一。往往很多业余
-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无论你是参加各种比赛还是平时与小伙伴切磋,赢得胜利固然开心,但失利也是在所难免。过后你也许想了许多,也有不少热心朋友帮忙分析原因并指点一二:“相差不大,还是基本功稍微弱了点”,而且这样的话不止一次地在你耳边响起,使得你不得不重新认识“基本功”这三个字,究竟什么是乒乓球运动的基本功呢?你真的明白吗
-
长胶直拍正手“截切”(其实我觉得叫挡切更为合适)是所有长胶直拍倒板打法的运动员都必须掌握的主要的防守技术之一。它与反手位的挡磕非常相似,有的人干脆就把这种技术称之为正手挡磕。而它与反手磕的区别只在于:后者的击球位置多在身前,而前者则离身体远一些,两种技术都属于借力切的防守技术的范畴。由于是在上升期借力,所以回球比
-
先来说两个现象: 1、有些人虽然水平不错,打比赛的成绩也很好,但是在专业人士看来(尤其是在练球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他没有受过系统训练; 2、有些人打球时使出吃奶的力气、咬着牙发力,但是速度、力量就是和专业运动员没法比。(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814.html) 针对这种情况,此前有不少人归纳总
-
拉弧圈球的力量除了身体的能力之外,还有个打球技巧的问题。 1、躯干带动,甪腰控制上臂 乒乓之力量与球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击球应急启动,身体迎前,腰胯转动带动手手臂还原,和击球。在击球一瞬间旋收前臂(杠旋)加速发力。切勿干抡胳膊发力。(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813.html) 2、臂腕引动
-
长胶打法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很常见的一种打法,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对长胶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又有了许多心得。目前长胶技术多以防守为主,通过旋转、弧线等变化起到过渡调节的作用,但长胶技术的真正威胁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长胶有7种防守技术手法,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灵活使用各项技术可以使自己在瞬间转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浅谈石川佳纯晃劈接反拉技术[球星解码]](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0720/20143244cecff55ae24190.jpg)
![特别转的正手高吊弧圈球如何接[技术解答]](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0720/201426009c45e7caef6850.jpg)
![浅谈长胶海绵厚薄配备与攻击力[实战经验分享]](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0720/20141917064b1130320465.jpg)

![[技术探讨]乒乓球基本功深度解码](http://img.verodillan.com/image/20190614/1420550939ed27f0a7806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