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发球的一条铁的定律就是不能去碰球,一定要自己发力,碰球是最容易吃旋转的。 出台球用拉、劈回接,短球则用摆、撇、挑等手法相结合,力争主动。很多球友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很难判断对方发的是长球还是短球,更确切地表达应该说是出台还是不出台。其实,判断好落点比判断好旋转更加重要,因为这决定了你用什么手法去接,而对付旋转只
-
处理台内球的技术,无外乎挑打、搓球(摆短居多)、拧拉等。如何挑打出高质量的球?首先说一下挑打的基本动作结构:当判断来球是短球,立刻上步抢位,肩部下沉,手腕放松,根据球的旋转调整拍型进行“挑打”。要说挑打的动作结构本身,并不复杂。 挑打的动作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挑打的“质量”。最常见的情况是:自己挑打过去的球速度慢,没质量
-
先说击球的方向,是向前(乒乓球发力就是向上和向前两个感觉,业余玩友更多的是向上发力,所以在这我就不说向上的事了),要以这样的意识为基础。理解“向前”再进入基本的训练会让我们少走不少的弯路。正、反手“打”或者叫攻球的基本功训练,先要练的是手腕的固定,球板厚一点,这是上台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先正手,后把正手的感觉转移到反手
-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忽略细枝末节,结果往往不是你期待中的那么完美,总是不尽人意,一时找不到解决方案,理不清头绪。 很多球友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动作的练习、击球手法的变化以及其它各种技巧等环节之上,当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一部分人经常会忽略一些就发生在眼前的细节问题,而正是由于细节上出了问题,导致你可能会
-
平时专业乒乓球队队员练弧圈球,每天的训练量一拉5000次以上,动力定型了,动作也接近准标。 弧圈球撒娇法 到了提高命中率阶段,这个问题从开时学拉弧圈那天起就是主要的问题。大家知道需要人脑控制关节越多的动作,失误也越多。这就是正手不如反手好练的原因。(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97215.html)
-
1、要是能看清对方拍子在触球时是否向下用力更好: 拍形后仰,向前下用力搓的是下旋球。 拍形后仰,向前磕一下的是不转球。对方有时磕一下之后做出向前下搓的假动作,要区分开。还有向前搓的同时,向上抖一下拍的也是不转球。还有的时候是(以拍柄方向为轴)转一下拍子,触球点处是向上的等等。好多就不用全提了,这个最好是先
-
正手发球技术有发下旋球、高抛球、长短球、左侧上(下)旋球、转与不转球这些通常的发球技巧。 如果在比赛中不太注意乒乓球发球以及第二板的衔接,容易得分的发球局就很容易被浪费掉,为了能够在己方发球局多得分,准备好几套发球的套路是理所应当的,在选择不同的乒乓球发球套路时应结合自己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合的发球套路,以
-
台内拧拉技术的问世,标志着进攻再无死角,但是,由于难度较大,业余爱好者很难掌握,而且比赛中的成功率很低。 第一步:学会用左手找球 拧拉技术的动作非常简单,看几遍张继科的比赛似乎就能学会,但真的到了使用的时候,各种失误就会频繁出现,拧拉十次都未必成功一次,偶尔成功了,也是因为对手发球质量太差,之所以拧拉失败,大多数
-
乒乓球运动中,有不少横板正反反长打法的球友,这种打法正手反胶能拉,反手长胶接发球不宜吃球,所以比较先进。但有些球友横板长胶拨球时动作不规范,会球质量较差,下面我把横板长胶拨球的要领与大家分享一下。 要练长胶,首先要先练反胶,反胶是练习长胶的基础,等到反胶动作标准了,在开始练习长胶,这样事半功倍!(转自:http://www.verodil
-
传统直板的持拍与控拍及正反手的转换重点应以中指为主,如果持拍时能做到松而不晃,控拍时就会紧而不僵。 无论是发球、还是搓球、或者拉球,要想球有质量,因素很多,但对一部分初学球友来说,先弄明白两个关系尤显重要。(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97105.html) 其一:击球时球拍在球上的相对位置,即击球点,其二:击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