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宜急于求成 练好弧圈球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特别是没有经过专人或高手指导的,所以业余球迷不要急于求成。掌握好弧圈球并能在比赛实战中敢于应用发挥,才是我们练球的目的,而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臂酸腰酸加上腿酸的情况,都是正常的,这也是必经的过程。(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4464.html) 2、重视基本功
-
长胶的反手弹打是非常实用的一项进攻型技术,弹击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飘,弧线低,再加上较好的落点控制,杀伤力较强,是长胶反手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得分手段。这里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希望抛砖引玉。 长胶反手弹击的动作要领是:以正手直板长胶为例,将板面横过来(这点非常重要,完全横过来,拍柄与台面180度,甚至拍头向上一些),在来球
-
探究反手技术击球重心的教学视频和技术文章,有的说起始重心压在右脚,有的说在左脚,还有的说在两脚中间,感觉都有一定的道理。业余的球友在学习实践中可就困惑了,反手技术的击球重心到底应该在哪儿? 一、反手技术发力方式 大家知道正手技术的击球点一般在身体之外,击球起始重心压右脚,可以充分利用转体,重心从右向左转换(
-
Q: 请问反手位的长上旋球很高时不好压怎么办?都说反手球在肚子发力最好,但是有时候球过来是在胸这个高度的,往后退来不及,在胸前击球的话,一个是只能用手臂的力,再一个对球的控制也不好,容易打出台。请问怎样解决? A: 首先说一个概念,你用了“压”这个词,当然很多业余球友都用这个词,高弧线的上旋球或者说高吊弧圈球,不是靠压下去
-
以进攻为主的长胶打法以及所谓“长胶打法正胶化”是建立在有着相当的控制与防守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而并非指长胶打法除了进攻就是进攻,其实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乒乓球的控制与反控制是非常激烈的,双方都在为进攻对方而不遗余力,不管打什么胶都不可能每板球都是你的机会。就连“力量和速度世界第一”的王励勤也不可能缺少了高超
-
石川佳纯在接发球时主动发动,将球晃劈到了对方的反手位大角度,对方侧身抢拉,但由于被来球顶住,被迫将球挂上球台,石川佳纯抓住机会完成了一板漂亮的反拉。这套战术比较常见,但在女子比赛中,接发球能打到这么凶狠的程度,也是非常少见的。 石川佳纯的晃劈接反拉技术:劈长时加入晃动成分 这分球石川佳纯能够抢得先机完全依
-
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咱们业余球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心太高。 至于怎么去接加转弧圈,之前我们也专门讲解过,不外乎就是三句话:用板形来压旋转,用力量来抵消旋转,用击球时机来避开最强的旋转。(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4239.html) 业余球友很多都是,当对方拉过来的球比较高时,重心就容易随着球起来了。
-
很多人打长胶喜欢用单胶皮。确实,单胶触球后出手快,弧线平,球路怪,且下沉感强,不熟悉长胶的人难以抗衡。本人换打长胶后也试用过单胶,但用的时间很短,就改换贴有海绵的长胶了。为什么?这与本人打球的习惯有关。 未换长胶以前,我初学乒乓球时打过正胶,后打反胶,这倒不是个人战术的选择。而是没有条件选拍,碰到什么就用什么。打也
-
一般来说,造成拉下旋球下网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板面是闭着的(扣着的),只能摩擦球的上部或者顶部,是造成下网率高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必须把板面打开,拍面与台面的夹角是80度或者垂直为妥,不能前倾过大。利用板面调节法,是提高拉下旋球的上台率的措施之一。 2.手腕打开不够,也是下网率高的原因之一。往往很多业余
-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无论你是参加各种比赛还是平时与小伙伴切磋,赢得胜利固然开心,但失利也是在所难免。过后你也许想了许多,也有不少热心朋友帮忙分析原因并指点一二:“相差不大,还是基本功稍微弱了点”,而且这样的话不止一次地在你耳边响起,使得你不得不重新认识“基本功”这三个字,究竟什么是乒乓球运动的基本功呢?你真的明白吗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