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胶直拍正手“截切”(其实我觉得叫挡切更为合适)是所有长胶直拍倒板打法的运动员都必须掌握的主要的防守技术之一。它与反手位的挡磕非常相似,有的人干脆就把这种技术称之为正手挡磕。而它与反手磕的区别只在于:后者的击球位置多在身前,而前者则离身体远一些,两种技术都属于借力切的防守技术的范畴。由于是在上升期借力,所以回球比
-
先来说两个现象: 1、有些人虽然水平不错,打比赛的成绩也很好,但是在专业人士看来(尤其是在练球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他没有受过系统训练; 2、有些人打球时使出吃奶的力气、咬着牙发力,但是速度、力量就是和专业运动员没法比。(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814.html) 针对这种情况,此前有不少人归纳总
-
拉弧圈球的力量除了身体的能力之外,还有个打球技巧的问题。 1、躯干带动,甪腰控制上臂 乒乓之力量与球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击球应急启动,身体迎前,腰胯转动带动手手臂还原,和击球。在击球一瞬间旋收前臂(杠旋)加速发力。切勿干抡胳膊发力。(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813.html) 2、臂腕引动
-
长胶打法是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很常见的一种打法,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对长胶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又有了许多心得。目前长胶技术多以防守为主,通过旋转、弧线等变化起到过渡调节的作用,但长胶技术的真正威胁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长胶有7种防守技术手法,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灵活使用各项技术可以使自己在瞬间转
-
“台内拧拉”最初因出球轨迹呈曲线状被称为“香蕉球”,捷克选手科贝尔是公认最早在世界比赛中使用这项技术的顶级选手。 之后,在各国高手追求“全方位进攻”、中国队提出“球台无死角”的大背景下,“台内拧拉’逐渐融入乒乓球技术主流,从科贝尔到王皓,再到后来的张继科及目前的樊振东,“台内拧拉”已经逐渐进化为顶尖高手
-
A: 横拍正手打了3年球了,现在正手的弧圈球,出台的下旋只要不是那种特转的,基本都能拉上来,现在练习前冲弧圈发现前冲基本没有,问下大家前冲的这个手感和习惯日常应该如何去练习?(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411.html) Q: 根据你说的情况,应该是你平时拉球摩擦过多,我想你的弧圈也应是自己练的,正手由正手
-
横板正反反长进攻型打法。据说福原爱最开始用的是755,后来用过563(生胶),现在用的是日本为其特制的长胶,市场上买不到。根据观察,福原爱的反手基本都是快拨,其胶皮应该是长胶中接近生胶的那种--半长胶,或者是加厚海绵。福原爱的反手快拨是一大特色,无论上旋、下旋,一律照拨不误。其节奏、弧线、力度、旋转与反胶有差异,和人家拼命的对反
-
一、直拍横打练习简要步骤概述 1、挡。击球上升期,借力为主,切忌摩擦,手腕、拍型固定。主要是熟悉球感和控制落点。时间7—15天。 2、拨。击球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加之一定自发力,仍以撞击为主,手腕、拍型固定。主要练习落点。时间1—2月。(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212.html) 3、攻球。在拨的基础
-
首先,本人不是体育运动专业研究者,不想用一些专业术语表现高大上的理论,这里只谈一下自己在乒乓运动中体会。 关于乒乓球,有一种说法乒乓球是圆周运动。本人既认同这一观点又不认同这一观点。认同:圆周运动只是动作的表象;实质:乒乓球其实和大多数运动一样,是一个前后上下的发力过程。(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
-
1.全神贯注,精确地找到来球的落点。 2.根据对来球落点的差异的判断,适当地快速调整自己的站位,使击球点尽量保持在身前,而不是伸手去“够”球。(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83160.html) 3.身体重心略上提,以借助重心自上而下的转移更好地实现磕切的目的,即卸力、加转! 4.一定要正确地掌握好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