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员为了便于回击各种不同落点和性能的来球,在每次击球前,都会根据个人的打法及身体特点,力求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并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姿势。 这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就叫基本站位;这种相对稳定的姿势,就叫基本姿势。 一、基本站位 进攻型打法的基本站位为 :距离球台端线50厘米左右。擅长近台进攻的选
-
一、通过摆拍,定位控短。延长脱板时间,摆拍手腕搓后飘,可以卸力。 二、通过回拍,吸短点搓。腰间控力,顺手牵羊,点搓过去,卸力控短。 三、抖腕斜搓,短促发力,止旋控短。跟对方拍形与触球部位一样,抖腕搓球止旋,这要成为常用技术。(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11337.html) 四、短促磕球,加转控短。注意磕球
-
1、生胶发力顶过来的球,长、低、沉,用拉前冲式的动作来拉。 2、生胶吸过来的短球,迎前拉低弧线的加转弧圈,移动脚步找位置,右脚在前也可,注意触球时机。 3、生胶过来的机会球,爆冲即可。(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11254.html) 4、生胶搓过来的近台短球,要敢于轻挑两个角,不让生胶借力击球。
-
在乒乓球的技术动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运用特点,每个运动员对同一种技术动作的掌握都存在着差异,但击球动作和结构运用等方面也有着共同的规律。 一、五要素在技术动作中的作用 1、弧线,我们在做每个技术动作时所要求的弧线是,球既不下网也不出界。我们知道球网在球台中间高出台面15.25厘米,如果在击球时的一刹
-
进攻正手短下旋,拧拉有难度,挑打有风险,怎么办?翻挑。 为什么要翻挑?高水平运动员在台内控制是,双反都想抢先上手,以达到占据抢先发力的先机,生胶在台内的翻转技术,是从搓摆的控制中抢先上手的一个强势的手段。 唐鹏在正手位用反手接发球看似很冒险,但这种方式更容易调整板型,可以保证回球的稳定性和威胁性。并且出乎发球
-
在拉弧圈球时,从开始找位置、引拍到蹬地转髋之后就是准备发力,这时候手臂开始在肩部的带动下由后向前运动。接下来就是小臂开始收缩并接触球击球,送球之后开始还原,完成一次击球,准备下一次击球。 乒乓爱好者拉弧圈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早的收小臂,也就是在球拍接触球之前就开始收缩了,接触球之后几乎没有收缩,这样就失去
-
在业余球友中,有三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一、击球合理性问题 确实有很多球友在击球时不能保证在合理的击球点击球。可能有很多球友还不太清楚合理的击球点在哪,理论上来说最佳的击球点是在身体的45度角,因为在这个角度刚好是收小臂的过程中高度、力量、速度,最好的时候。 当然根据个人打法的不同击球点也略有不
-
长胶的挡球通常都是质量较高的减力挡。当对方发力攻打到自己的反手位时,可将快速的来球改变节奏,减力挡到对方的空当位置。球到对方台面时不向前走,对手借不上力,再攻易下网。这是长胶以挡防守要比别的胶皮威力大的原因。 在练习减力挡时,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减力挡过去的球具有下沉特点,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
-
正胶怎么破?对付正胶,要了解正胶的特点,其实正胶与反胶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快”字。 要破这个快,有两种方法: 首先,旋转。可以在击球的时候,摩擦多一点,把旋转给加足了,高吊的感觉多一些,也就是拉球时向上的动作稍微多一点;(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11027.html) 其次,你可以往后站一点,击球的时期往
-
在击球时,球拍给球的作用只可能有两种——撞击和摩擦,前者球拍正对球心,给予球正压力,使之产生平动速度,而后者对拍对准来球旋转中心点,赋予球摩擦力,使之获得自转速度,也就是旋转。 相应地,击球瞬间的调节也只有两种方式——拍形调节和臂腕转动。前者决定了撞击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后者关系着摩擦用力的效果好坏。(转自:http://www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