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saintjordi的日志

saintjordi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业余乒乓比赛应对直拍横打攻略[个人心得]

    虽然我的水平一般,但对直拍横打却非常着迷,因为在学习阶段,且没有和同样类型人的打过,因为太少了,所以不太好说。但是对于直拍横打的特点,我可以略说一下,假如两人都是右手。 1、一般直拍反手都是推挡,所以回球慢,当我们和一般直拍打的时候,一旦打到直拍反手位,直拍都是推或削,回球慢,且球容易高,这样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和移动
    分类: 乒乓球技术|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浅谈乒乓球直板削球技术[历史回眸]

    削球类打法是欧洲横拍的传统打法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乒坛史上,较之快攻打法和其他打法还要早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欧洲已从木拍向胶皮拍过渡。由于工具的改进,使得拍对球的摩擦力有了增强,促进了削球技术的提高。在球台较窄(宽度为4英尺8寸)、球网较高(高度为6英寸半)的有利条件下,削球打法很快地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
    分类: 乒乓球技术|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浅谈乒乓球发接发的站位技巧

    发接发是发球和接发球的简称。发接发的站位,有三种,即站在球台中间、站在球台正手位和站在球台反手位。其中站位中间还又可细分为正中间、中间偏正手和中间偏反手三种,站在正手位和站在反手位,也有一个程度的问题。站位中间,有利于打左推右攻和两面拉,照顾范围广,球台上少有空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接发站在中间位一直是主流做法。
    分类: 乒乓球技术|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乒乓球横拍反手拉球要点(个人实战总结)

    1.左右吃住球 指触球时挥拍角首先不能让球向拍后滑也不能将球压向右。 发力原因: 通常反手发力往往感到有时发力前半段角度很好而后半段发力很糟,或反之,其实原因就是左右用力的角度调节经验差,而正手由于打得多,所以击球准些。(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04741.html) 2.上下吃住球
    分类: 乒乓球技术|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 7

    浅谈比赛意识,乒乓球永恒的课题

    1、永恒的课题是“盯球-预判”。在打球中,要永远盯住球。在0.1秒的时间里来判断,或正确或错误,不能出现选择性障碍(这是通病)。“宁可坚决的错,不可犹豫的对”,这是意识上的果断抉择。 2、意识变化是“永恒战术”。在接球技术中,螺旋板是永远正确的板形。正反手加螺旋就是加了保险系数,包住球拉。伊藤美臣与平野美宇的台内
  • 乒乓球发球如何发得又短又低

    第一,我们说抛球,抛球高度自己来定,只要超过16厘米就成,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抛球的这个手离身体要近,不能抛得离身体太远。 第二,说拉手了。拉手呢不要往后拉得太多,可以稍微往上点拉手,因为你要准备从上往下切么,这样更容易发短。(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04670.html) 第三,击球点。击球的高度,球抛起来以后下
    分类: 乒乓球技术|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如何区分拉球还是攻球,有什么差别

    一、拉球不是攻球 大概是上一学期结束之前,我偶然间能间歇性地拉出一板又高又旋的弧圈球,于是我自以为掌握了乒乓球的“九阳神功”。暑假里,我来到球馆,与人对练,一有机会便与人拉球,但由于我的基础不牢,落点东一个、西一个,球伴不愿不停的拾球,一个个对我敬而远之,和我练球的人便越来越少了。痛定思痛之后,我认识到练球时要想达
    分类: 乒乓球技术|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你为什么没有成为乒乓高手,是什么原因

    一、两脚不动 表现:打球时姿势固定,先伸手后移步,两脚基本不动,经常是球撞拍而不是拍打球。 二、手法僵硬 表现:见来球先抓紧球拍再触球,老找不到吃球的感觉,手感很差。(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04646.html) 三、眼不盯球 表现:有点类似打保龄球,眼睛注视要打的落点,而不是盯着来球,无法触到
    分类: 乒乓球技术|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乒乓球拉和打有什么区别

    作为球迷,一个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一个必然要解决的问题。拉打问题,有关技术转换和击球质量的重要问题。拉与打虽然同属进攻技术,但它们的运动形式和动力机制并不相同。 在人体运动的空间中,以大臂为轴线,由大小臂构成的平面绕大臂轴线作左右或其它方向的挥摆转动。(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skills/104576.html)
    分类: 乒乓球技术|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打乒乓球如何学会控制发力[个人心得]

    一、不同阶段对“发力”的理解 比如初级阶段,必须加强自身发力能力的练习,如果从一开始就习惯于打借力球,那么后面的进步空间必然受限。 标题之所以是说成“控制”而不是“调节”,原因是这样的: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普遍喜欢“发大力”,很多时候球打得可圈可点,但很多时候失误太多。换句话说,这类朋友
    分类: 乒乓球技术|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2176 1 ...9091929394... 218     直接跳转到